道家易学建构

道家易学建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陈鼓应
出品人:
页数:217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33.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09900
丛书系列:陈鼓应著作集
图书标签:
  • 哲学
  • *北京·中华书局*
  • 易学
  • 中哲
  • 道家
  • 易学
  • 哲学
  • 玄学
  • 思想史
  • 经典诠释
  • 阴阳
  • 变易
  • 修养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道家易学建构》内容简介:从易学史角度而言,春秋时期史官解易阶段为西周古经至战国传文产生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若从哲学或易学哲学史的角度而言,则古经至老子哲学的开创,这条思想线索更为紧要。它是中国哲学源头与“哲学突破”的一条主线。

作者简介

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一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又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

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此次出版的“陈鼓应著作集”系列,是他学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

目录信息

北京商务印书馆增订版序
道家易学探究回顾(代序)
先秦道家易学发微
一、先秦易学与道家哲理
二、老子引易人道
三、庄子以阴阳解易
四、黄老道家的思维方式及其易学的时代精神
结语
道家与《周易》经传思想脉络诠释
一、理论背景说明
二、《周易》古经与《老子》思想的内在联系
三、《老子》与《易传》之哲学概念由未显题化到
显题化的发展脉络
四、总论:引道入易
乾坤道家易诠释
一、背景说明:周易的时代特性
二、乾坤卦爻辞的哲理及其对老学之启迪
三、老学生成论与自然观对乾坤彖传之影响
结语
论《文子·上德》的易传特色
一、《文子,上德》解易与《彖》、《象》传的比较
二、《文子》解《易》的特点
三、《上德》解易与《缪称》之异趣
结语
汉代道家易学钩沉
前言
一、汉代道家易的线索
二、淮南易学:“穷道通意”
三、严遵:引易人道
四、扬雄:易道会通
结语
王弼道家易学诠释
前言
一、以道解易
二、以《易》明道
三、道易一体
结语
附录一三玄四典的学脉关系——论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一
前言
一、三玄的主题与主体思想
二、《易》古经与《老子》思想的内在联系
三、老子与易传思想发展的脉络关系
四、《彖传》的自然观及其道家观念丛
五、《系辞》的易道观及其道家观念丛
结语
附录二老、庄及《易传》的重要哲学议题——论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二
一、前言
二、三玄共同的哲学议题
结语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郑玄《易赞》说,《易》有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简易儒之宗也,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作《易传》而述《论语》,化天道为人伦,以求贤愚不肖,老少男女,君王下臣,皆能明白,贤者解之,愚者随之的治世之道。 变易道之旨也,老子援《易》入道,从两两对立变化的...

评分

郑玄《易赞》说,《易》有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简易儒之宗也,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作《易传》而述《论语》,化天道为人伦,以求贤愚不肖,老少男女,君王下臣,皆能明白,贤者解之,愚者随之的治世之道。 变易道之旨也,老子援《易》入道,从两两对立变化的...

评分

郑玄《易赞》说,《易》有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简易儒之宗也,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作《易传》而述《论语》,化天道为人伦,以求贤愚不肖,老少男女,君王下臣,皆能明白,贤者解之,愚者随之的治世之道。 变易道之旨也,老子援《易》入道,从两两对立变化的...

评分

郑玄《易赞》说,《易》有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简易儒之宗也,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作《易传》而述《论语》,化天道为人伦,以求贤愚不肖,老少男女,君王下臣,皆能明白,贤者解之,愚者随之的治世之道。 变易道之旨也,老子援《易》入道,从两两对立变化的...

评分

郑玄《易赞》说,《易》有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简易儒之宗也,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作《易传》而述《论语》,化天道为人伦,以求贤愚不肖,老少男女,君王下臣,皆能明白,贤者解之,愚者随之的治世之道。 变易道之旨也,老子援《易》入道,从两两对立变化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陈先生很多书。很佩服先生在道家文化发扬上做的努力。易学与道家关系密切,应该在魏晋就有所体现,但始终少人系统立说。书里还是有些小错误,但不影响阅读。

评分

读了陈先生很多书。很佩服先生在道家文化发扬上做的努力。易学与道家关系密切,应该在魏晋就有所体现,但始终少人系统立说。书里还是有些小错误,但不影响阅读。

评分

读了陈先生很多书。很佩服先生在道家文化发扬上做的努力。易学与道家关系密切,应该在魏晋就有所体现,但始终少人系统立说。书里还是有些小错误,但不影响阅读。

评分

读了陈先生很多书。很佩服先生在道家文化发扬上做的努力。易学与道家关系密切,应该在魏晋就有所体现,但始终少人系统立说。书里还是有些小错误,但不影响阅读。

评分

读了陈先生很多书。很佩服先生在道家文化发扬上做的努力。易学与道家关系密切,应该在魏晋就有所体现,但始终少人系统立说。书里还是有些小错误,但不影响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