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人文精神

道家的人文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陈鼓应
出品人:
页数:2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08484
丛书系列:陈鼓应著作集
图书标签:
  • 道家
  • 陈鼓应
  • 未知
  • 文化
  • 哲学、心理学
  • 哲学
  • 2017
  • 0.哲学
  • 道家
  • 人文精神
  • 哲学
  • 修身
  • 自然
  • 智慧
  • 修养
  • 宇宙观
  • 无为
  • 和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汇集了作者从1995年到2011年撰写的十一篇文章,在“道家的社会关怀”和“老庄的人文思想”两个主题下,深入挖掘了道家最独到的哲学精神,阐发了作者对道家人文情怀的诠释。本书文笔优美,见解卓绝,深入浅出,是一部大气磅礴的力作。

作者心语

◆老子是将文化层面的人文思考带进哲学领域的第一人。以宇宙规模来把握人的存在意义,是老庄理论思维的一大特色。

◆儒家讲和谐,着重于纳入“礼制”的范围;墨家讲和谐,着重在人人发挥“兼爱”的互助精神;法家讲和谐,着重在法制的实施与履行。如果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儒、墨、法是在政治社会的层面来提出人际关系如何和睦相处,也就是说,儒、墨、法各家在“人和”的范围内提出和谐的主张;而道家不只重视“人和”,还从一个更为宽广的思想视野出发提出“天和”,也就是说,道家所关注的人间的和谐是由宇宙的和谐推衍而来的,道家所关注的社会秩序是由宇宙秩序推衍而来的。

作者简介

陈鼓应 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道家易学建构》、《管子四篇诠释》等论著。另出版《失落的自我》、《殷海光最后的话语》、《耶稣新画像》、《言论广场》、《古代呼声》等作品。

目录信息

序言
上编道家的社会关怀
道家的社会关怀
一、道家人世的态度及方式
二、道家对理想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
三、道家对个人生命处境的关注
道家的和谐观
先秦道家之礼观
前言
一、老子之礼观
二、庄子之礼观
三、稷下道家之礼观
四、结论
冲突世界中的和谐对话——老子和谐观给世人的提示
一、地球暖化与“道法自然”
二、单边主义与“殊途同归”
三、贵“柔”谦“下”的现代意义
四、齐物精神与“玄同”之境
老子的哲学智慧对当前文化危机的启发
一、从哲学理论到现实人生
二、老子治道的现代意义
三、老子“可道”的重要性
四、结语
道法自然与道通为一
一、道法自然
二、道通为一
三、共相与殊相的关系及其启发
下编老庄的人文思想
道——精神家园
一、道的本根性及其人文意涵
二、道的创生性及其人文意涵
三、道的大化性及其人文意涵
四、道的整全性及其人文意涵
五、道的境界性及其人文意涵
六、结论
中国哲学中的道家精神
一、宽容胸怀
二、个性尊重
三、齐物精神
四、异质对话
道家的人文精神——从诸子人文思潮及其渊源说起
前言
一、哲学前期人本思想的滥觞
二、先秦诸子的时代精神:人文思潮的涌现
三、孔子在文化上的人文思想与老子在哲学上的人文思考
四、老子的人文世界
五、庄子的人文世界
从老庄谈宗教的人文精神
异质文化的对话
前言
一、以生命为主题的《庄子》
二、《庄子》中不同学派的对话
三、全球视野下异质文化的对话
跋:我读《庄子》的心路历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体悟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就是体悟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在法学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当前需要一种兼济中西人文主义精髓的新人文主义,开拓以“作为道德责任的人权”为起点的政道,同时涵容“民主政治下的民本治道”,打造政治和社会的理性和道德基础,最终形成一种“道德的民主法治...

评分

体悟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就是体悟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在法学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当前需要一种兼济中西人文主义精髓的新人文主义,开拓以“作为道德责任的人权”为起点的政道,同时涵容“民主政治下的民本治道”,打造政治和社会的理性和道德基础,最终形成一种“道德的民主法治...

评分

体悟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就是体悟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在法学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当前需要一种兼济中西人文主义精髓的新人文主义,开拓以“作为道德责任的人权”为起点的政道,同时涵容“民主政治下的民本治道”,打造政治和社会的理性和道德基础,最终形成一种“道德的民主法治...

评分

体悟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就是体悟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在法学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当前需要一种兼济中西人文主义精髓的新人文主义,开拓以“作为道德责任的人权”为起点的政道,同时涵容“民主政治下的民本治道”,打造政治和社会的理性和道德基础,最终形成一种“道德的民主法治...

评分

体悟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就是体悟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在法学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当前需要一种兼济中西人文主义精髓的新人文主义,开拓以“作为道德责任的人权”为起点的政道,同时涵容“民主政治下的民本治道”,打造政治和社会的理性和道德基础,最终形成一种“道德的民主法治...

用户评价

评分

2016.08.09

评分

2016.08.09

评分

2016.08.09

评分

2016.08.09

评分

2016.08.09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