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领域. 本书作为该领域的入门教材,在内容上尽可能涵盖机器学习基础知识的各方面。 为了使尽可能多的读者通过本书对机器学习有所了解, 作者试图尽可能少地使用数学知识. 然而, 少量的概率、统计、代数、优化、逻辑知识似乎不可避免. 因此, 本书更适合大学三年级以上的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 以及具有类似背景的对机器学 习感兴趣的人士. 为方便读者, 本书附录给出了一些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简介.
全书共16 章,大致分为3 个部分:第1 部分(第1~3 章)介绍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第2 部分(第4~10 章)讨论一些经典而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贝叶斯分类器、集成学习、聚类、降维与度量学习);第3 部分(第11~16 章)为进阶知识,内容涉及特征选择与稀疏学习、计算学习理论、半监督学习、概率图模型、规则学习以及强化学习等.前3章之外的后续各章均相对独立, 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情况选择使用. 根据课时情况, 一个学期的本科生课程可考虑讲授前9章或前10章; 研究生课程则不妨使用全书.
书中除第1章外, 每章都给出了十道习题. 有的习题是帮助读者巩固本章学习, 有的是为了引导读者扩展相关知识. 一学期的一般课程可使用这些习题, 再辅以两到三个针对具体数据集的大作业. 带星号的习题则有相当难度, 有些并无现成答案, 谨供富有进取心的读者启发思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对机器学习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周志华,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LAMDA)所长,校、系学术委员会委员;ACM杰出科学家,IEEE Fellow,IAPR Fellow,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创建南京大学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LAMDA),2010年11月任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3年5月任计算机系副主任。
转自周志华老师微博 某推荐的读法: 没基础的读者从头囫囵读,建议最好不超过两月,读不懂的跳过去。给读者搭建不偏学派的整体框架,建骨骼,是本书第一层用处。然后建议找别的材料读,长肉,这样的读物常见。再回来读本书,或许会发觉好多东西原来那么简单,这是提筋节,本书的...
评分开个坑,慢慢填 第一章绪论: http://wangzhinan.com/2017/01/08/zzh-machinelearning-exercise-1/ 第二章模型评估与选择: http://wangzhinan.com/2017/01/21/zzh-machinelearning-exercise-2/
评分 评分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学期时间才基本读完一遍,相对于刚拿到书时,读下来对这本书的喜爱不减。 首先,过于简略不能成为给这本书差评的理由。前言指出了这本书的定位是教科书,第十版印刷时增加了一些使用说明,作者表示作为一学期的教材,各章篇幅进行了仔细考量,避免每堂...
评分内容是挺严谨,因为显然,能用公式表达的地方它都用公式了…… 带来的问题是,很多本来简单的道理也变得非常难懂。 幸好我是配合国外课程边听边看的,我在课程里听得挺明白的,但同一个章节,我再去这本书里看,却看得很累。 你可以想象书有多难懂了吧! 作为一本教科书,我觉...
花了两周浏览完了第一遍,确实像周老师说的,这本书需要反复阅读多次才能体会。确实是机器学习领域极佳的入门教材,全五星。 不懂高分短评是什么意思,此书的前言中说的很清楚,“本书只能给诸君提供入门之路径,读者若想通过此书而精通浩瀚之机器学习,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可能你们自己没有认真看书吧。 不过有些人就是喜欢恶意低分,彰显自己的所谓“独特看法”了。然后一旁的吃瓜群众,带着敬佩的心情去点赞。 其实大多数人,连这本书,都没看过吧。
评分手撕SVM,数据挖掘面试必备
评分机器学习是达到人工智能的手段,而非人工智能本身。
评分买了本来提升逼格,结果只能看懂科普部分,我这学渣。
评分手撕SVM,数据挖掘面试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