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救赎

审美与救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斌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CNY 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1090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美学
  • 阿多诺
  • 浪漫主义
  • 浪漫派
  • 马克思主义
  • 孙斌
  • 浪漫主义研究
  • 审美
  • 救赎
  • 哲学
  • 人文
  • 情感
  • 成长
  • 反思
  • 心灵
  • 自由
  • 希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形式上来看,孙斌编著的《审美与救赎:从德国浪漫派到T·W·阿多诺》是一个断代史意义上的研究,即考察德国哲学从早期浪漫派到阿多诺的一个发展。这个考察的主题就是审美与救赎。之所以以此为主题,当然与浪漫派对于诗、艺术和宗教的热情探讨密切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揭示。这种态度就是诗人意义上的让出自身。由于让出,神、自然和人得以发生勾连运转,万事万物得以生成和呈现。与此同时,救赎被追溯到人的生存活动中的基本趋向,即从原初的动荡不安中摆脱出来。但是,这个摆脱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总是处在不停歇的回复之中。因此,人必须不断省察和考虑如何从背离自己的生活中摆脱出来。本书正是对这样的省察者和考虑者进行了一种可以说是谱系性的考察。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本书试图去追溯现代德国哲学得以成为可能的另一条思想线索。本书以审美与救赎为标题,当然同浪漫派对于诗、艺术以及宗教的热情探讨密切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揭示。循着这条线索和这种态度,本书对诺瓦利斯、施勒格尔、马克思、尼采、本雅明和阿多诺这六位人物的相关思想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

孙斌,1974年5月出生,1992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2003年获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和艺术哲学。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蓝花召唤我们回家——诺瓦利斯
第一节 蓦然升起的乡愁
一、原初的予与夺
二、家的方向与距离
三、哲学成为一种乡愁
第二节 向着蓝花的漫游
一、蓝花的召唤
二、自然中的漫游
三、矿工的故事
第三节 掀起塞斯女神的面纱
一、来自费希特的礼物
二、伊希斯的面容
三、奇迹之中的奇迹
第二章 反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施勒格尔
第一节 在哲学的名义下
一、反讽的真正故乡
二、机智的理性
三、哲学的另一副面孔
第二节 奇特的普适性
一、为什么恰恰是化学
二、断片与体系
三、面向神性的理念
第三节 借着教化开始
一、连续不断的搏斗
二、尘世之花的牺牲
第三章 普罗米修斯的苦难与解放——马克思
第一节 谁是普罗米修斯
一、“总而言之,我憎恨所有的神”
二、“我坐在这里造人”
三、盗火者
第二节 奥林匹斯山的秘密及其内在现实
一、预见者
二、私有制与有用性Ⅰ
三、私有制与有用性Ⅱ
第三节 作为普罗米修斯后裔的无产阶级
一、无产阶级的肝脏Ⅰ
二、无产阶级的肝脏Ⅱ
三、解放者与反讽者
第四章 通向永恒回归的道路——尼采
第一节 解除苦难的苦难
一、把梦继续梦下去
二、苦难的艺术
三、人成为艺术作品
第二节 身体与醉
一、身体使人成为艺术作品
二、力量就是力量的过剩
第三节 活火的游戏
一、这个回归者Ⅰ
二、这个回归者Ⅱ
三、还记得伊西斯吗
四、孩子的石块与沙堆
第五章 关于哀剧和光韵的记忆——本雅明
第一节 舞台上的灯光来自何方
一、火焰前的炼丹术士
二、作为星座的起源
三、舞台上的废墟Ⅰ
四、舞台上的废墟 Ⅱ
第二节 叙述与阅读的没落
一、扩张的信息
二、衰退的经验
第三节 对拉近的看的欲求
一、尸体在曝光中复活
二、演员与表象
三、比真更真
第六章 谜语与名称所呈现的东西——阿多诺
第一节 艺术在何种程度上关涉理性
一、星相学,或面相学与颅相学
二、谜语与真理Ⅰ
三、谜语与真理Ⅱ
第二节 亚当的态度的启发
一、本雅明的语言形而上学
二、名称与音乐
三、作为资产阶级思维原型的唯名论
第三节 救赎与幸福
一、特定的否定
二、如何在错误的生活之中生活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书不错,不过路数还是属于美学或者观念史的断代吧

评分

对理解德国艺术哲学的思想脉络很有帮助,尤其是对马克思、尼采、阿多诺的讨论,既鞭辟入里,又带有很强的文学性,总之挺精彩的。但就个人而言,本雅明与犹太教的部分有点晦涩……还有,如果补充上叔本华的艺术哲学那就更全面了。

评分

对马克思和尼采的描述有点意思

评分

文字这么优美又有深度的哲学著作还是第一次看到

评分

相关基础太差了,读着有点小痛苦。毕竟不是本教科书,文字相当诗艺,就和subject matter一样,只能非常粗糙地读了一遍。读下来对施莱格尔、本雅明、阿多诺部分还是有收获的。(待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