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份杂碎

来份杂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美] 安德鲁·科伊
出品人:
页数:345
译者:严华容
出版时间:2016-2-1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9907032
丛书系列:Reflection丛书
图书标签:
  • 饮食
  • 文化史
  • 文化
  • 美国
  • 美食
  • 历史
  • 社会学
  • 【感兴趣】
  • 美食
  • 生活
  • 回忆
  • 旅行
  • 文化
  • 味道
  • 故事
  • 日常
  • 情感
  • 杂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原版《来份杂碎》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俗学术书,记录了中华饮食文明随大量中国移民到达美国后的发展历史,立场中立,可读性强,视角独特,资料详实,对读者了解近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以及中餐对美国本土的影响,有非常高的阅读价值。爱好历史的读者甚至可以在本书中发现许多具有娱乐性的文献。

书中提及的各类史料、文献、插图,均来自纽约公共图书馆、且林士果广场图书馆、尼克松总统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小弗兰克·梅尔维尔纪念图书馆、班克罗夫特图书馆等多家美国著名图书馆藏,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

自1784年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商船带着贸易代表团到达中国广州起,中国的饮食文化便进入了美国人的眼帘。在此后的200多年里,中餐与中国文化随着一波又一波华人移民的到来,在美国的土地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美国文化不断融合,最终演变成一种中国人并不熟悉的美式中餐文化。时至今日,美国的中餐馆已经超过了40,000家。

从食物的角度看,中餐在美国经历了从“舶来食品、穷人食品、快餐食品”到“本土食品、精细食品、文化食品”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华人群体在美国也同时经历了从“外来人、开荒人、边缘人”到“华裔美国人、文明人”的过程。作者安德鲁·科伊正是将中餐在美国的历史与中国移民在美国200多年的奋斗过程相结合,呈现出一幅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未曾想见却又真实动人的历史画卷。

--------------------------------------------------

本书从多个角度讲述了美国社会与中餐的相互影响,并囊括了一系列迷人的美食轶事与历史趣闻。

——《华尔街日报》

这本书探讨了美国人的中餐情结,予人知识,发人深省。

——巴诺书店评论

根据美食作家科伊所述,美国人对于中国茶的喜爱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以前,而我们对于如何拿筷子的困惑也持续了同样长的时间。在这部简短而浩瀚的著作中,科伊讲述了美国人与天朝上国及其民众,以及中餐之间的曲折故事。该书与它的主题一样,针对一个大话题所做出了全面丰富且掷地有声的分析。

——《出版人周刊》

科伊的历史故事总是出乎人的意料,其间充满了大量的逸话趣闻。

——《书单》

作者参考了许多在美国的资料,研究很有力度,内容也有趣且充实,尤其是尼克松访华那一部分。

——《图书馆报》

美国人对于中餐的爱恨纠葛都在这部研究透彻、生动易读的书中铺陈开来。其中一些美国人对于华人及中餐的误解令人捧腹,还有一些则让人震惊。

——《金融时报》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安德鲁·科伊(Andrew Coe),美国知名饮食文化学者、作家,熟稔中国饮食传统,为《美味》《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撰写饮食文化类专栏文章超过20年,并且是《牛津美国餐饮百科全书》的作者之一。他的著作《来份杂碎:中餐在美国的文化史》最初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业内和舆论的一致好评。目前,他和家人在纽约生活。

目录信息

致谢
插图目录
第一章 鹿鞭与燕窝
第二章 旧毯子上的烂蒜
第三章 糙米与水
第四章 金山上的中国菜园
第五章 一道美味的炖菜
第六章 美式杂碎
第七章 吞食鸭肉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有一句话叫做,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华人,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中餐。饮食即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明的表象符号。当天朝人还在为四大菜系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食谱满满自豪时,而清帝国摧枯拉朽式的崩塌,外商、传教士的进入,一场饮食与文化的冲突拉开序幕。 从第一个华人踏上美...  

评分

昨晚拆的封,晚上就觉得很有意思,白天陪女儿击剑一直在看,终于看完了。从美国人第一次来华接触中餐,到尼克松来华访问,到2008年奥运会的美国人对中餐的态度。 其实整本书不止是中餐,还有历史,美国排华史,中美建交史。 反正我是搞明白了左宗棠鸡,以前在纽约,头一次听说...

评分

评分

最早把中餐带入美国,主要是来自珠三角的劳工群体,饮食多是各种可用食材采用乱炖做法烹制,再加上各种以讹传讹,中餐蛇虫猫鼠无所不吃,让美国主流群体对中餐避之不及。中餐进入美国主流视线主要得益于几个因素 一是潮流群体的尝鲜。19世纪末,美国处于镀金时代中期,城市处处...  

用户评价

评分

中餐形象在美国的发展史

评分

没想到美国人接受中国美食有这么费劲而漫长的过程

评分

很有意思,很长见识。

评分

非常好看!

评分

reflectio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