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經和奧義書

吠陀經和奧義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巫白慧
出品人:
頁數:4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4-6
價格:8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43742
叢書系列: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圖書標籤:
  • 哲學
  • 印度
  • 宗教學
  • 宗教
  • 古印度
  • 經典
  • 瑜伽
  • 印度教
  • 吠陀經
  • 奧義書
  • 印度哲學
  • 古代宗教
  • 梵文經典
  • 智慧傳統
  • 精神追求
  • 宗教文本
  • 哲學思想
  • 文化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巫白慧的學部委員文集。本書所選內容為:吠陀經的譯者導論、印度唯物論思想探源、印度古代辯證思維、原人奧義探釋、吠陀輪迴說探源、古代和中世紀的印度自然哲學、奧義書的禪理、印度哲學中的場有思想、奧義書哲學和佛教、文殊菩薩與梵本《金剛針論》等文章。

著者簡介

巫白慧,1919年9月齣生,男,漢族,香港人,祖籍惠州,中共黨員,1951年印度國際大學、蒲那大學印度哲學專業畢業,博士。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兼任國際印度哲學學會執委。學術專長為印度哲學、梵語學、佛學。1984年被印度國際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最高榮譽教授稱號;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著有《印度哲學》(北京東方齣版社,2000);《印度哲學與佛學》(英文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齣版,1994)。閤著有《梵語詩文圖解》(商務印書館,2001);《梵文課本》(商務印書館,1999)。譯著有《聖教論》(商務印書館,1999);《大乘二十頌論》(梵漢對照,《東方哲學與文化叢書》,1997)等多部著作和論文。

圖書目錄

自序哲學探玄
《梨俱吠陀》節選
譯者導論
天父一地母神(Dyava—Prthivi)
婆樓那(Varuna,包擁神)
蘇利耶(Sarya,太陽神)
烏莎(Usas,黎明女神)
毗濕奴(Vianu,遍入天)
因陀羅(Indra,雷電神)
摩魯特(Maruts,風暴神隊)
伐陀一伐尤(Vata—Vayu,風神)
禱主神(畢利訶斯主,Brhaspati)
閻摩(Yama,閻羅)
蘇摩(Soma,蘇摩樹神)
阿耆尼(Agni,火、火神)

《原人歌》(Purusa)
《因陀羅贊》(Indra)
《婆樓那贊》(Varuoa,包擁神)
《創世主贊》(Visvakarman)
《閻摩贊》(Yama)
《幻分彆頌》(Mayabheda)
《萬神贊》(Visvadevas)(一)
《意神贊》(Manas)
印度唯物論思想探源
印度古代辯證思維
原人奧義探釋
《梨俱吠陀》梵文美學詩選
吠陀輪迴說探源
古代和中世紀印度自然哲學
吠檀多——吠陀的總結
印度吠檀多主義哲學
《奧義書》及其唯物論哲學
奧義書的禪理
奧義書的禪理(下篇)
印度哲學中的場有思想
奧義書哲學和佛教
摩耶(幻)的奧義
譯序
文殊菩薩與梵本《金剛針論》
大乘二十頌論(梵漢對照)
梵本《因明人正理論》
——因三相的梵語原文和玄奘的漢譯
術語錶(中文與梵文對照)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印度古《吠陀》(Veda)经,是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圣典,是印度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称作神圣的知识或神的启示,完成于纪元前1500年到1000年之间,是印度文化的渊源。在印度传统中,有关宇宙的神秘知识称为吠陀(Veda,梵音韦达),印度把那些记述了吠...

評分

此书作者可能受身份所限,处处点出为唯物主义辩护,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仿佛要力求在印度哲学主流的唯心主义中找到唯物主义的影子,然后再将之鄙视为朴素唯物主义,用来证明现代科学、以及马某某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性。 评内容之前先评评表现形式。还好作者用的是白话...  

評分

此书作者可能受身份所限,处处点出为唯物主义辩护,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仿佛要力求在印度哲学主流的唯心主义中找到唯物主义的影子,然后再将之鄙视为朴素唯物主义,用来证明现代科学、以及马某某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性。 评内容之前先评评表现形式。还好作者用的是白话...  

評分

印度古《吠陀》(Veda)经,是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圣典,是印度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称作神圣的知识或神的启示,完成于纪元前1500年到1000年之间,是印度文化的渊源。在印度传统中,有关宇宙的神秘知识称为吠陀(Veda,梵音韦达),印度把那些记述了吠...

評分

印度古《吠陀》(Veda)经,是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圣典,是印度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称作神圣的知识或神的启示,完成于纪元前1500年到1000年之间,是印度文化的渊源。在印度传统中,有关宇宙的神秘知识称为吠陀(Veda,梵音韦达),印度把那些记述了吠...

用戶評價

评分

現代黴菌vs古代黴菌。

评分

印度哲學認為最高真實的梵是宇宙萬有的始基,也是萬物的依靠,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從梵中産生齣來的。最高的梵是世界之源,萬物依靠梵産生而梵並不依賴世界。梵是統一、永恒、純淨、先驗的意識。它無內無外、無形無狀,既不具有任何差彆也不具有任何屬性,既超主觀也超客觀,既超時空也超因果。

评分

論文集

评分

有很多東西

评分

以唯物主義哲學觀通批阿三唯心主義哲學o(╯□╰)o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