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寻变

中国教育寻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建平
出品人:
页数:379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41993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北京十一学校
  • 改革
  • 教育学
  • 2015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中国
  • 李建平
  • 中国教育
  • 教育改革
  • 教育创新
  • 教育公平
  • 教育政策
  • 教育未来
  • 教育实践
  • 教育研究
  • 教育转型
  • 教育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近年来难得的一部教育力作,对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在十一学校浸泡四年之久(约1500天),全程跟踪观察、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变革历程。书中大量的细节展现了学校转型的艰难和突破,展现了十一教师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回答了“学校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等诸多问题,也回答了社会各界对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各种猜测、不解、臆断甚至质疑,更向大众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什么”。掩卷读罢,令人心生无限感慨,对中国教育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本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阅读,也适合于每一位关心中国教育的家长、社会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李建平,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曾全程跟踪报道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世纪中国课改重大事件和决策过程的见证者、记录者,著有《聚焦新课程》《聚焦新课程II——解析新难点》等著作。2010年5月至今,全程跟踪观察北京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亲历了十一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每一步的困惑、挣扎与突破。

目录信息

引 言
卷一•改革真的来了
第一章 大变革的前夜
第二章 学校转型的伟大发端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折腾”
一场意味深长的告别
新教室,带来了什么
倒逼课堂教学改革
挑战千年的传统
卷二•改革进入深水区
第三章 转型,教育的唯一出路
撬动学校转型的强大杠杆
史无前例的“操刀手”
给学生一张幸福的课程表
学会选择,学会负责
第四章 学校转型的严峻挑战
理想与现实梦魇般的冲突
发现了真实的教育
拿什么填补你缺失的归属感
第五章 组织变革与制度重建
“走班”的路上破冰前行
由“管理”到“服务”
放逐与回归
管好自己就能飞
第六章 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义
走出“双轨”的尴尬
教师角色:不可逆的转型
发现学科教师的神圣使命
谁在悄悄影响学生
第七章 学生的内动力从何而来
按下你的动机按钮
唤醒心中的“巨人”
认识你自己
生长的力量势不可当
第八章 教育如何实现个别化
调整视角:面向那一“个”
调整策略:针对每一“个”
调整管理:为了不一样的“个”
“个”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第九章 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何而来
放手的困惑与挣扎
无处不在的“规划”
一次全新的体验
跳出小学段看小学段
第十章 新课程观魅力何在
找回失落的课程价值
校园里的枣林村书院
学校无处不是课程
第十一章 评价如何促进学生发展
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抓住过程性评价这一“牛鼻子”
诊断的科学运用
评价“大法”简单易行
第十二章 改革,高三不是禁区
高三复习悄然变脸
高三是生活
高三是陪伴
这一届有点儿不一样
卷三•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
第十三章 新教育形态惊现校园
生态重构: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学习重构:不一样的认知体验
关系重构:要有看得见的平等
生活重构:造就有公民特质的校园生活
第十四章 重新定义学校
把学校办得更像学校
学校是学生的
办一所让人舒服的学校
办一所不完美的学校
第十五章 找回教师的职业幸福
穿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建立追求真理的场所
不重复,就不倦怠
幸福感由心态来决定
卷四•因何走到了这里
第十六章 教育变革的成功因素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促进教育进步的文化变革
教师是第一推动力
对话:变革之道
突破天花板的力量
走出路径依赖
卷五•改革,仍在路上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十一学校的成功难以复制,从管理层到老师再到学生,从资金支持到各方面理解认同,成功的背后各种要素功不可没。 2.学校里学生的定义已经很模糊了,每个人都不再是学生,而是一个人。没有人会把他们当成学生,当成孩子,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3.教育的成...

评分

1.十一学校的成功难以复制,从管理层到老师再到学生,从资金支持到各方面理解认同,成功的背后各种要素功不可没。 2.学校里学生的定义已经很模糊了,每个人都不再是学生,而是一个人。没有人会把他们当成学生,当成孩子,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3.教育的成...

评分

1.十一学校的成功难以复制,从管理层到老师再到学生,从资金支持到各方面理解认同,成功的背后各种要素功不可没。 2.学校里学生的定义已经很模糊了,每个人都不再是学生,而是一个人。没有人会把他们当成学生,当成孩子,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3.教育的成...

评分

1.十一学校的成功难以复制,从管理层到老师再到学生,从资金支持到各方面理解认同,成功的背后各种要素功不可没。 2.学校里学生的定义已经很模糊了,每个人都不再是学生,而是一个人。没有人会把他们当成学生,当成孩子,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3.教育的成...

评分

1.十一学校的成功难以复制,从管理层到老师再到学生,从资金支持到各方面理解认同,成功的背后各种要素功不可没。 2.学校里学生的定义已经很模糊了,每个人都不再是学生,而是一个人。没有人会把他们当成学生,当成孩子,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3.教育的成...

用户评价

评分

十一学校的改革是成功的,但却很难复制~

评分

十一学校的改革是成功的,但却很难复制~

评分

北京十一学校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其理念和价值取向我是高度认可的,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方向对了,共识凝聚了,具体的做法是可以因地制宜的。最认同的理念:1.要将资源激活,让资源和教学环节对接;2.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课程选择,实施分层分类的课程,才能让教育走向个别化、精细化;3.师生关系不能再是威权式的控制与被控制,我们要追求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4.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要思考在学校为学生创造社会工作的平台与机会;5.学校要对社会技术变革敏锐,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助力教学和管理;6.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规划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但也很难,是教育教学要重点突破的;7.过程性评价是更全面评价学生的突破口,实施时需要细化指标、持续记录、及时反馈;8.蓝图、愿景、希望的准备关乎改革成败。

评分

一个跟目前自己身处完全不一样的教育世界。

评分

改的我真的看着都不适应……就当我是老古板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