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弗洛伊德

导读弗洛伊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帕梅拉·瑟齐韦尔
出品人:拜德雅
页数:268
译者:李新雨
出版时间:2015-11-30
价格: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495109
丛书系列: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
图书标签:
  • 精神分析
  • 弗洛伊德
  • 心理学
  • 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
  • 哲学
  • 导读
  • 文化研究
  • 文学批评
  • 心理学
  • 精神分析
  • 弗洛伊德
  • 人格理论
  • 潜意识
  • 梦的解析
  • 心理治疗
  • 精神动力学
  • 自我与超我
  • 心理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著作,可谓渗透了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乃至当代文化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导读弗洛伊德》的作者帕梅拉•瑟齐韦尔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及其之于现代思想的意义置入相关的语境和背景下来加以研究和解释。对于弗洛伊德著作的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反响,本书第2版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包括:

•追溯弗洛伊德在其事业生涯期间的著述背景及其思想发展;

•探究弗洛伊德作品中的诸多悖论与矛盾;

•聚焦于精神分析作为一种解释性策略,且特别关注于它对文学和文化理论的影响;

•考察新近针对弗洛伊德的强烈抵制反应,且力主精神分析的持续关联性。

这本导读由于鼓励并使读者有准备去着手弗洛伊德原文的阅读,从而保证了所有层面的读者都会发觉弗洛伊德思想的有效性、挑战性乃至持续关联性。

·内容简介

第1章介绍了弗洛伊德早期的医疗实践。在这期间,他治疗了很多中层和中上层阶级的女患者,正是这些病人的癔症性疾病致使他发展出了精神分析的理论。

第2章介绍了弗洛伊德最早的几本书,以及其中涉及的有关解释的问题——《释梦》涉及梦的象征意义,《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涉及诙谐的意义,而《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则涉及口误、过失、遗忘的字词等的意义。

弗洛伊德确信,性欲和早期的童年发展之于神经性疾病以及我们每个人是困扰亦或无忧地长大成人而言的重要性。他的《性欲三论》在1905年发表,从而给精神分析对于性欲发展的重视设定了日程,这部分内容会在第3章详细探讨。

第4章会讨论几例著名的个案研究,它们均带有引人眼球的匿名,诸如“狼人”、“鼠人”和“小汉斯”等。这些研究往往看起来更像心理惊悚小说,而非枯燥的医学报告。

从1910年代中期开始,弗洛伊德便试图把他的心灵理论系统阐述成一套逻辑连贯的设想或计划——他假设了“自我”(ego)、“它我”(id)与“超我”(super-ego)三种范畴,以帮助说明他在心灵的不同功能之间看到的分裂。第5章将探讨弗洛伊德在其整个事业生涯中所绘制的不同心灵地图。

直至1939年弗洛伊德逝世以前,他都不断地在艺术、文学、战争、恐惧、精神分析的方法论,乃至文化、社会与宗教的起源等主题上进行写作。第6章概述了弗洛伊德有关文明与社会的结构的主要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帕梅拉•瑟齐韦尔是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英文系的高级讲师。她也是《1880至1920年的文学、技术与神奇思维》(Literature, Technology and Magical Thinking,1880—1920)一书的作者。

·译者简介

李新雨,精神分析的爱好者与实践者,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专业会员,拉康派执业分析家,目前主要从事精神分析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工作。

目录信息

目录
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导读书?

丛书编者前言
致谢
为什么是弗洛伊德?
关键思想
1早期理论
2解释
3性欲
4个案研究
5弗洛伊德的心灵地图
6社会与宗教
弗洛伊德之后
进阶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索引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思想源流简图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在今天这个节日里“重新回到弗洛伊德”总觉得有些微妙……而且我觉得精神分析写导读真是越导越乱,有些时候你都分不清这些人真的是在一本正经阐释这套理论还是在吐槽自黑,甚至还越描越黑……

评分

A / 最好的一点大概是突出了弗洛伊德理论的“戏剧”色彩,从而既梳理其结构性又呈现其诡谲的开放性。最终的难题依然是,我们如何避免把“人物”直接放到“精神分析的躺椅”上?

评分

弗洛伊德:当你还是孩子,你就遭遇了一场NTR。这场遭遇,小的说,决定了你一生的整个心理发展历程;大的说,则隐喻着人类的文明生产过程。/一个喷子最后的结果:成为一个弗洛伊德式的喷子——批评者在此场域很难避免不成为被批评者。

评分

简洁。按弗洛伊德的出书顺序捋了捋他的思想。

评分

“抑郁就好比在描述过往的死者的幽灵如何侵入自体的一种亡灵论(ghost theeory)。”精神分析就好比一次通灵活动,精神分析师便类似于“灵媒”。这在香港恐怖片里,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