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历经多年遍访中国上古以来重要的城址、战场、祭祀遗迹等,在旅行日记和考察记的基础上,写作《我们的中国》。书中从禹贡九州,讲到周秦的两次大一统;从寻访孔子和秦始皇、汉武帝的足迹,到中国的山水形胜、岳镇海渎;最后还论述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地理问题。
经由此书,中国自上古以来的人文和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大地上的维度。《我们的中国》是李零在《我们的经典》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的巨制。
李 零 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主要著作: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
《郭店楚简校读记》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
《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丧家狗——我读〈论语〉》
《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
《我们的经典》
《中国方术正考》
《中国方术续考》
《入山与出塞》
《铄古铸今》
《待兔轩文存·读史卷》
《放虎归山》
《花间一壶酒》
《何枝可依——待兔轩读书记》
《鸟儿歌唱》
《大刀阔斧绣花针》
《小字白劳》
中国之为大一统,周之开创之功,可谓居功至伟,其实前面的夏、商又何尝不是如此,禹划九州就是一证,这也是“天令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别方设征。”所昭告的我们远古的老祖宗的伟大志向和雄心。 中国的无与伦比的凝聚力,既令西方的一些学者和汉学家们不快,又使他们百思不得其...
评分不知为何豆瓣评价都不高。其实李零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是一个刺猬型的,有构建倾向的学者。读起来很流畅,但其实里面很多细节功力深厚,非寻常人可评论。为了便于突出中心的论点,很多地方并没有展开,显得结论武断,但如果不武断,那么就变成没人看的学术论文了。 有人看,让更...
评分1956年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在北大历史系的课堂上指出,地理、职官、目录和年代为治史四大门径。著名上古史研究学者李零先生在丙申年的夏天,出版了其近五年来有关上古史研究的学术文集——《我们的中国》。在这部四卷本全彩页的精装巨著中,李先生重在从人文地理角度...
评分《我们的中国》的第二本,同样是文章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改写的,顺着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讲地理,讲历史,讲文化,颇有些情怀,但也略为小品了。书的后半本考据的是秦汉祠畤的地理位置,对了解秦皇汉武致力的国家宗教标准化工作很有益处,在东汉末年道教创...
评分不知为何豆瓣评价都不高。其实李零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是一个刺猬型的,有构建倾向的学者。读起来很流畅,但其实里面很多细节功力深厚,非寻常人可评论。为了便于突出中心的论点,很多地方并没有展开,显得结论武断,但如果不武断,那么就变成没人看的学术论文了。 有人看,让更...
题目太大,格局却偏小。
评分(豆瓣居然把四本算一本书,没有人分开建条目么) 18.3.27 第一本读完《思想地图》 最精彩的是《革命笔记》,其次是《中国古代地理的大视野》《先秦诸子的思想地图》和《岳镇海渎考》。继续读下一本。
评分李零先生散文论文集。围绕着历史地理,先秦史展开。两周族姓考,秦汉祠畤,秦国早期史部分不错。同样认为《茫茫禹迹》那本最好。
评分爱国的前提是知道其历史,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同于民族主义,感情与激情不是凭空渲染而来,而是应该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打底。若说爱国主义需要“洗脑”培养,真正洗脑的不应该是空洞无物的、所谓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而是这种历史文化“洗脑”。读李零先生的书,历史、地理囊括其中,民族、国家概览过眼,真有走过国家博物馆底层中国历史展厅之豪迈感。祖国,叫人如何不爱他? 读完的两本主要分别是在床上和车上。夜读《茫茫禹迹》,看西周和秦代的两次大一统,看西征和自西周以来的民族融合,华夏与戎狄之战与和,“互为主客、根本分不开”(p.96)。禹迹、九州之地域认同——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车上(高铁)读《大地文章》,从北京至郑州,沿太行山东侧平原倚山势而过,读“说中国山水——以太行八陘为例”,好似自己行走在大地
评分有些失望。。李大师水平肯定是高的,只不过拼凑旧文和讲义弄上四大本,起这么大个题目,真是随意了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