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3000年

荷马300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亚当•尼科尔森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吴果锦
出版时间:2016-6-1
价格:5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99862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荷马
  • 古希腊
  • 文化
  • 古典学
  • 好书,值得一读
  • 我想读这本书
  • 文化史
  • 荷马
  • 史诗
  • 古典文学
  • 希腊神话
  • 古代文明
  • 文学经典
  • 跨时代
  • 文化传承
  • 西方文学
  • 历史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英国作家亚当·尼科尔森给新一代人重新诠释了荷马,详尽地记叙了荷马的生平,以及他的两部史诗诞生的过程,从《伊利亚特》的粗犷雄奇到《奥德赛》的温谨绵密。

从尼科尔森诗一般的文字中,你可以看到《荷马史诗》对诗人——雪莱和济慈的影响;对哲学家——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影响,对城市、对草原的影响。简而言之,荷马存在于欧洲的每一处海滩。

尼科尔森说:就某种角度而言,荷马检视了人生最糟糕的层面,尤其是《伊里亚德》,这会让人严肃起来。而且他不提供任何抚慰。战士大部分都死得凄惨,而他们死后也没有天堂,他们全都下了冥府。

但荷马想表达的重点是:在这充满困境与磨难的世界,真正美丽的东西是爱——尽管暴力很真实,人们还是有爱人的可能。

作者简介

(英)亚当·尼科尔森

英国历史学者和作家。出身文坛世家,曾在剑桥伊顿公学接受教育。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上帝的大臣》 《海的房间》《西辛赫斯特》等。其中《西辛赫斯特》获得2009年“英国皇家翁达杰文学奖”。他还曾获毛姆文学奖、海涅曼图书奖、英国地形学奖,是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苏格兰考古学会会员。

译者

吴果锦,英语文学翻译。主要译作有《国王的演讲》、《预见力》、《谁拯救了农场》、《伊丽莎白女王传》等。

目录信息

目录
第一章 初遇荷马 13
重读《奥德赛》 13

第二章 领会荷马 19
19世纪文艺界关于荷马的争吵 19
《荷马史诗》里那些动人的诗句 23
蒲柏的译本对济慈的影响 25
雪莱:荷马是真与美的根基 30

第三章 爱上荷马 39
苏格拉底读荷马 39
荷马存在于欧洲的每一处海滩 41
《荷马史诗》里的离别 42

第四章 探寻荷马 47
“单荷马”和“多荷马”之争 47
荷马史诗的历代手稿遗迹 49
荷马的本质不是优雅,而是真实 54
关于荷马生平的争议从未停止 59

第五章 发现荷马 66
《荷马史诗》在古雅典盛极一时 66
迈锡尼文字书写的荷马史诗“乙抄本” 69
在伊斯基亚岛寻找英雄的遗迹 73

第六章 陌生的荷马 80
荷马研究界大咖帕里的新见解 80
最接近荷马的时刻——欧洲山村的诵诗人 90
远古流传下来的史诗可信吗? 98

第七章 真实的荷马 106
《伊利亚特》是一首赞歌 106
《荷马史诗》的语言遗迹 109
《荷马史诗》的考古遗迹 115

第八章 金属和英雄 122
《荷马史诗》:唯一记载青铜时代北方草原的地方 122
杀戮是《荷马史诗》的真相 127
现存的青铜时代的遗迹 139

第九章 草原上的荷马 148
阿喀琉斯的故乡 148
荷马时代的希腊语 155
荷马时代,马的地位举足轻重 159

第十章 匪徒与城市 178
《伊利亚特》:战斗是希腊人的故乡 178
《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人 184
特洛伊为何成为被劫掠地 189
特洛伊代表对“大团圆”的渴望 201

第十一章 再思荷马 204
《辛奴亥的故事》:荷马史诗的镜像 204
《辛奴亥的故事》:对荷马式英雄的重新定位 214

第十二章 荷马的《奥德赛》 222
无法捉摸的奥德修斯 222
《奥德赛》与一帆风顺无缘 225

结束语 24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知道是不是编译者不用心,书中公元和公元前总混杂。(逼死强迫症)在一段大体讲述公元前八百年的段落里反复出现公元八百年,相差一千六百年啊。导致看时间的时候总要思考,有的时间也难以判断。(我所说的具体在102-112页之间)不过我手里没有原版所以无法考证对错,如果是我理解...  

评分

正如书名那样,《荷马史诗》的两部诗集《伊利亚特》和《欧德赛》是西方的神话历史和精神世界源泉。几千年来,众神、英雄、个人、自由、冒险主义、向往未来等是西方的模式。 亚当·尼克尔森的《荷马3000年》,站在前人对荷马的认识和积淀的基础上,开拓了一条让我们读者充分理解...  

评分

正如书名那样,《荷马史诗》的两部诗集《伊利亚特》和《欧德赛》是西方的神话历史和精神世界源泉。几千年来,众神、英雄、个人、自由、冒险主义、向往未来等是西方的模式。 亚当·尼克尔森的《荷马3000年》,站在前人对荷马的认识和积淀的基础上,开拓了一条让我们读者充分理解...  

评分

《荷兰3000年》,书名很容易让人想起那本广受欢迎的《耶路撒冷三千年》,这种以亲民的文学笔触娓娓道来的非虚构文本,少了学术书的古板和冰冷,读来让人兴致盎然。关于这本书写作的缘起,作者在第一章中有交代,脑补一下那个场景,也就是作者和友人在经历了一次穿越生死的...  

评分

因为本人没有读过荷马史诗,尽管《荷马史诗》这本书被冠以很多头衔,“最早的一部史诗”“ 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著作”“ 叙事诗的经典范例”“ 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 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尽管如此我仍然因为文化的差异没有去读它,好吧~我承...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爱荷马爱得深啊。。

评分

前几章写得好。

评分

并非线性叙述,而是扣紧几个主题的阐发,有关荷马史诗的译本、重要研究者的比较,以及荷马史诗在西方文明中的烙痕。书总体很好看,主题广博而不松散,人文知识浓郁。文笔热情澎湃是优点也是缺点,作者过于感性,似乎随时随刻想要唤起读者的共情。

评分

学术上臆断太多,价值有限,文笔优美,娓娓道来,当成作者的心路历程来读不错

评分

太暴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