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一书全仿西人传记体例,而以太史公《伯夷列传》的笔法,叙议结合地载述了李鸿章一生行事,从他的早年写到其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办理外交直到死去的不平凡的一生。作者梁启超通过全方位的描写和评价,指出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这是一部比较客观公正的传记,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系列之一。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伟大的社会活动家,被时人称为舆论界的骄子。他还是一位重量级的学者,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他的文章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纵笔所至不拘束,而笔端又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代表作《少年中国说》影响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李是一介武夫,又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至少在中日战争之前),但却是一个失败的将领,一个失败的改革家,一个失败的外交家...... 梁是一介书生,又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甚至谈不上),但却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一个杰出的思想启蒙家,这个写出过气势磅礴的《少年...
评分记得大二那会子,黄天骥老师给我们开讲座,讲对联的写作,在举例中提到了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稍有对联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对得极好的联句,特别是“已死”对“先生”真可谓神来之笔。于是我过眼就记住了这个好对子,虽然知道杨三是苏州名丑角,...
评分近日看到史学新秀雪珥先生在《中国经营报》上连载的《李鸿章谈心专栏》,为“裱糊匠”翻案辩解之意跃然纸上。遂想起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持平之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如界碑准星,定下了全书...
评分李鴻章者,英雄也,實是當時中國能治外、用兵之第一人。然其不幸者,内憂外患相纏於身,左右為艱,進退維谷。中國洋務之失敗,外交之失敗,非文忠一人之過也。夫以中國孱弱之軀搏歐西強壯之拳,本不敵也,如此而求平分秋色,不受虐辱,雖至聖至賢,誠不能也。況中國首與外人如...
评分李是一介武夫,又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至少在中日战争之前),但却是一个失败的将领,一个失败的改革家,一个失败的外交家...... 梁是一介书生,又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甚至谈不上),但却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一个杰出的思想启蒙家,这个写出过气势磅礴的《少年...
读过这本书这个版本2次,高中和大学,感觉这应该是最好的《李鸿章传》版本了,文末附录有关于李鸿章和美国记者的谈话,有李鸿章的精选奏折,李鸿章的青年时候的诗和垂暮之年的诗,真的让人无限感慨,李鸿章不容易的,如果他是卖国贼的话,中国没有爱国者了!另外,梁启超先生评价的极为公允,他认为李鸿章是中国的英雄,但是确是古代英雄,具有悲情色彩,并且预言失去了李鸿章的清朝,以后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真可谓一针见血。
评分看《走向共和》五六集之后,留心中堂的传记。好巧kindle推荐此书,还是梁启超写的,样章序言力证客观,也就看下来了。看完全书,不得不说,剧中的李那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才可敬,胆气可叹,运可怜!梁的文思清晰,下笔流畅词句有韵律,非朗读不能彰其妙。跟剧配合着,相辅相成,敬中堂千言
评分加上注释就完美了。 1、李鸿章平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太平天国和捻乱,但这是对内,对外几无胜迹; 2、洋务运动体现出了李鸿章比其他同僚的远见卓识,也有成就,但治标不治本,也为惨败埋下了伏笔; 3、甲午战争是日本一国和李鸿章一人打; 4、李如果早逝10年,自不会晚年受辱,誉定会大于毁。
评分李鸿章,奇人也,庸人也
评分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