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笺疏(套装共3册)》包括《世说新语笺疏(上)》、《世说新语笺疏(中)》、《世说新语笺疏(下)》共3册。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世说新语笺疏(套装共3册)》重在考案史实,对于《世说》原作及刘孝标注所说的人物事迹,博采晋宋以下史传杂著和近代的笔记论著,考核其异同,兼补刘注之不备,评论事乖情理处,对晋书亦多有驳正。书中同时采录了近世学者李慈铭、文廷式、程炎震、李审言、刘盼遂等人的成果,并加按语,考证得失。
余嘉锡(1884-1955),字季豫,号狷庵。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
祖籍湖南常德,1884年2月9日出生于河南商丘常德县长茅岭。少年立志读书求知,能诗善文,博闻强记,长于著述。14岁作《孔子弟子年表》。15岁又注《吴越春秋》。18岁乡试中举人。曾任吏部文选司主事。科举废除后,在常德师范学堂任教。1927年去北平,参加审阅《清史稿》,受私立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赏识,被聘为讲师,主讲目录学。随后又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教目录学。1931年被聘为辅仁大学教授,兼任国文系主任。1942年,兼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委员。1955年1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2岁。
余嘉锡一生治学的主要方面就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之鈅,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他一生读书涉猎极广,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见《四库提要辩证》序录)他的书斋名“读已见书斋”,主要以明清精刻本为主,但他对传世典籍阅读之广,钻研之深,分析之细微,考辨之切当,都是超越前人的。
主要著作有《目录学发微》、《古书通则》、《四库提要辩证》、《世说新语笺疏》以及《余嘉锡论学杂著》等。其中《四库提要辩证》一书,为毕生精力所萃,它就原著指陈得失,旁征博引,考证详实,声振国内外,为学术界的一部名著。而《世说新语笺疏》于校诂文字外,尤重于魏晋人事的品评与对原著的史实考案。他说:“一生所著甚多,于此最为劳粹。”这部书是后人研读古典名著《世说新语》的最佳版本。
作者:纪植元 曹魏末年,嵇康案备受争议。这一方面源自嵇康本人特殊的身份地位。他既是曹魏宗室的姻亲,又是魏末士人群体中的领袖,牵涉甚广,故其死亡背后所蕴含的政治运作向来为史家所乐道。另一方面,景元中期处于高贵乡公遇弑与伐蜀之役两段政治波峰间的低谷期,发生在此时...
评分我认为最吸引我的是魏晋的名士风度,这个时代的男性与其他时代都有很大差异,秀气取代了粗旷,可以姿容甚美,可以肤白如玉,可以拿化妆包可以喷香水。这样一个奇特的时代引领着另一种审美观。也体现出门阀氏族的风度。
评分其实,《世说新语》这类书,如果并非对此做专门 的研究,譬如史实考证等,读读原文就行。本来此书的注释十分详尽,而余先生是古典文学的大家,又对此书内容、后人的评价花了大工夫作一番考订。因此,注疏的部分比原文还要长……(未完)
评分第一次读到《世说新语》里的小片段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让我至今仍然记忆深刻。我甚至认为小学、初中的课程内就应该多安排一些这样简单易懂好记却又不是文采的古典短文。 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
评分关于伤逝篇的小随笔~ 要说最津津乐道的莫非容止一篇。粉面何郎也好,掷果潘郎也罢。看见王夷甫一双玉手与麈尾之柄同色,① 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一霎时都要灰飞烟灭。②不胜罗绮的弱质少年卫洗马又怎堪观者如堵 ?③自是不许人间见白头。而一拉灯时,...
历时一年,完结撒花!以后再也不买竖版繁体的书装逼了,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内容上。
评分历时一年,完结撒花!以后再也不买竖版繁体的书装逼了,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内容上。
评分历时一年,完结撒花!以后再也不买竖版繁体的书装逼了,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内容上。
评分历时一年,完结撒花!以后再也不买竖版繁体的书装逼了,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内容上。
评分历时一年,完结撒花!以后再也不买竖版繁体的书装逼了,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内容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