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邓广铭 宋史 古代史 历史/人物 最.藏 改革 历史学
发表于2025-02-23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史学类)》版本采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自1950年代以来,作者四次为王安石写传,《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史学类)》为最后一个版本。王安石是北宋政治改革家,对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变革都有理想和抱负、韬略和办法,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积极推动以富国富民强兵为宗旨的变法革新运动。面对大量史料,作者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全面客观地把握王安石的人格和业绩、气度和胆识,清除近千年来以莫须有的罪名丑化他的种种谤言谤语、虚枉记载,改变千年来所铸成的传统成见,恢复他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展示了颇具特色的熙宁变法改制的图景。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历史学家。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此后倾毕生精力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文革”后,出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并曾担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先后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学界誉其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
时代背景下的文章。印证史料虽然充分,但是总觉得时代性太强了,论证结构上也过于主观。
评分本书有着很强的邓广铭风格,强烈的褒贬态度贯穿全书,让本书纵然史料详实,不免也让人担心邓广铭是否有选择史料之嫌。邓广铭将神宗、哲宗朝的变法运动粗分为变法派和保守派两部分。就前者说,一觉得对王安石的文教改革着力太少,二觉得对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官员和政策执行有着粉饰回避错误的感觉在其中。就后者而言,对保守派内部分析显然不够,虽然看出了司马光与苏轼等人的政见差异,但是,归纳欠缺,甚至不如钱穆通史里讲得好。惊喜之处在于书中对王安石时代的北宋军政边疆有所涉及,这些倒是鲜见于通史,认为王安石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汉唐疆域”,似乎把“富国强兵”一说更加落实了些。
评分十一回家,购于十堰钟书社。
评分史料比较详实,但是不太习惯作者的叙事方式和叙事态度。
评分特殊时代培养出的好大喜功、迷信富强、喜欢二元化处理问题的史观,学问,足以济其事,不足以纠其偏,,其书,准备只看看其归纳的史料即可,
昨晚跟Z聊了大半夜,其实是缘于对古代文人的不同看法,她非常喜欢苏轼,喜欢他的豪放洒脱,与世无争,喜欢他诗歌里的恬淡自然,或许这是大部分人喜欢苏的原因,其实我也非常喜欢,后来我发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给她,其实我更喜欢山野气质的诗人,但是她觉得陶渊明如果没有...
评分本人这篇小文,不专说王安石,也不评论变法,只稍稍点评这本书,是以起了这个名字。 不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评关于王安石的书,总要牵涉宋史,才疏学浅,但恐贻笑大方。 邓广铭老先生是宋史领域的一代大师,他对宋史的研究方法也奠定了建国以来宋史研究的格局和路数。单...
评分邓恭三先生的这本书书不厚,但我却拖沓了很长时间才把他读完。本书的一大特点是近乎脸谱试的人物展示,正面一号人物王安石,反面一号人物司马光……这种写作方法令人非常费解,被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的邓广铭先生如此标签式的写法非常不令人满意,我一度对...
评分本人这篇小文,不专说王安石,也不评论变法,只稍稍点评这本书,是以起了这个名字。 不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评关于王安石的书,总要牵涉宋史,才疏学浅,但恐贻笑大方。 邓广铭老先生是宋史领域的一代大师,他对宋史的研究方法也奠定了建国以来宋史研究的格局和路数。单...
评分断断续续过完年才读完这本书,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让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又多了一些感悟。 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治史的严谨细致,每提出一个论点都有详实的史料支撑,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原文,对于读者来说或许会是一次不太轻松的阅读,但若能坚持读完,会有一种踏实的收获感。阅读...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