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1957)史学泰斗,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系统阅读各种文史典籍,其后专治史学。24岁时在东吴大学教国文历史,此后任教于不同学校,专心致力于文史研究与教学。
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以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
文/宝木笑 历史从来不是凝固的,历史是鲜活的。这种鲜活性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们喜欢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现场感”来反复体验那种“鲜活”,因此历史题材的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很受欢迎。然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大致止步于此,我们很少...
评分编辑千万条,了解第一条。 设计不规范,作者泪两行。 该书绝对是一本好书,但是编者确实是太敷衍了!为了卖书,给它改了个及其烂俗的名字不说。竟然还将第一章第二段中,吕思勉所不赞成的观点直接引做书皮简介。 实在是让人怀疑编者是不是根本没有读过该书,只是随便从书中选择...
评分看完这本书,情绪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是对吕思勉先生的致敬,这位大家读史读了一辈子,除了最后的十余年,笔耕不缀,述作宏富。《每天学点中国史》,书名很诙谐,但是读起来颇为沉重。原因有二,一是该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评分第一次听到吕思勉先生的名字,是在易中天的《品三国》。那时候只是12,13岁,只觉此人观点颇为新颖,能让易中天多次提及、引用。上了大学,才在图书馆借了此书,一睹了吕先生的风采。 原先我借此书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我对中国史中的战国、汉、三国、北宋、民国时期较...
评分先看明清部分。 比顾颉刚那单本的,资料全面些,观点与评论,听起来更有根有据。由此看来,历史教科书的篇幅,还真不能过于精简了。 清末民国初年的许多事情,以前还真不知道是这么回事。开始有点理解,为什么31年尚无法应对日本在东三省的侵略行经,而37年,又被打得一败涂地...
排版和校对的标点?都有点微妙。字里行间都能看到那个当时还没有入史的时代。
评分才疏学浅,初读一遍,囫囵吞枣。关于近代史部分,个人觉得由当时的人写不免失之客观。至于说到中西文化的区别,我觉得中国文化看似调和,其实内部也很残酷,几千年的历史,人民颠沛流离的时间也是居多的。
评分从三皇五帝写到中华民国。但这个“通”不是通达了解,而是通篇写了,所以不能指望一本就能读通中国历史。这本历史书写的比较简单,历史事件只是简单描述带过,从朝代迭代、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都有介绍。适合对历史有一定基础的人看,因为没有人物和事件的详细介绍,所以没有基础的人看着会看不通透。
评分2016年4月亚马逊上200减100活动时购买,到手后发现内容与《中国通史》不符,据说是吕先生曾经编过的高中教材。出版社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不建议购买。
评分从三皇五帝写到中华民国。但这个“通”不是通达了解,而是通篇写了,所以不能指望一本就能读通中国历史。这本历史书写的比较简单,历史事件只是简单描述带过,从朝代迭代、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都有介绍。适合对历史有一定基础的人看,因为没有人物和事件的详细介绍,所以没有基础的人看着会看不通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