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徐风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9845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紫砂宗师
  • 顾景舟
  • 工艺大师
  • 茶壶
  • 人文
  • 中国最美的书
  • 文化
  • 顾景舟
  • 紫砂壶
  • 传统工艺
  • 陶瓷艺术
  • 民国人物
  • 文化传承
  • 手工艺人
  • 非遗技艺
  • 书画艺术
  • 民间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顾景舟(1915-1996),是当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的作品工艺精湛,气质高雅,形式多样,将“工”和“艺”两者的结合做到了极致。他把紫砂工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本书是顾景舟先生家人唯一一本正规授权的传记,文字凝练,布局宏观,细节娴熟。分“纤夫”、“橹公”、“舵手”三部分,展现了顾景舟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多角度、多层面还原了他当时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向大师诞辰百年致敬之作。顾景舟是宗师级的人物,他用毕生心血,将紫砂技艺发展为面向世界的成熟自信的工艺艺术门类。所以本书写了一个人,更写了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既是对顾景舟先生一生不凡艺术追求经历的回顾,更是对这位艺术大师技艺德操风骨的一次朝拜。

作者简介

徐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紫砂文化学者。有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文学传记等著述十五种,四百余万字。重要作品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读者》《散文选刊》转载,或被改编为影视剧。近年致力于紫砂题材的文学书写,被誉为当代紫砂文学的领军人物。中国作家协会先后三次召开其作品研讨会。《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多次刊载对其作品的评论文章。现居陶都宜兴。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5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国壶》 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2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入选“中国文学创作出版精品工程”

《一壶乾坤》 获第四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第三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奖

《花非花——蒋蓉传》 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获第三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第五届全国报告文学奖

第三届徐迟文学奖

《缘去来》 获江苏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浮沉之路》 获第二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公民喉舌》 同名改编连环画获比利时国家美术奖

《南书房》 入选外交部2015年第五届读书节10本好书之一

《天下知己》 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清代文人吴骞在《桃溪客语》中说道:“阳羡名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同价。”紫砂茶具产于江苏宜兴,盛于明代,上品者贵重不凡且一物难寻,与诸多制壶大家的悉心付出是分不开的。古有时大彬、徐有泉、陈鸣远等名家,今人则推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为宗师,《布衣壶...  

评分

一直以为建国以后,中国就没有所谓的大师。看来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我不太懂审美的门道,这本书也是很好的审美指导书,看看真正大师级别的紫砂壶到底是长什么样。但是最让人感悟的还是大师之心。大师说不喜欢被叫匠人,但是现在充斥荧屏的“匠人”纪录片,突然反省觉得现在大众...  

评分

一直以为建国以后,中国就没有所谓的大师。看来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我不太懂审美的门道,这本书也是很好的审美指导书,看看真正大师级别的紫砂壶到底是长什么样。但是最让人感悟的还是大师之心。大师说不喜欢被叫匠人,但是现在充斥荧屏的“匠人”纪录片,突然反省觉得现在大众...  

评分

清代文人吴骞在《桃溪客语》中说道:“阳羡名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同价。”紫砂茶具产于江苏宜兴,盛于明代,上品者贵重不凡且一物难寻,与诸多制壶大家的悉心付出是分不开的。古有时大彬、徐有泉、陈鸣远等名家,今人则推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为宗师,《布衣壶...  

评分

清代文人吴骞在《桃溪客语》中说道:“阳羡名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同价。”紫砂茶具产于江苏宜兴,盛于明代,上品者贵重不凡且一物难寻,与诸多制壶大家的悉心付出是分不开的。古有时大彬、徐有泉、陈鸣远等名家,今人则推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为宗师,《布衣壶...  

用户评价

评分

先生风骨。先生懂“器物设计”,有方法有精神。所谓文创设计,弥久留长的,莫不是从“匠人”做起。作者笔笔端正古风,可读性高,详实优美。

评分

这是一本超出预期的书。看完这本书基本就对顾老的生平有个大概了解了。为什么顾老能成为一代宗师。高超的记忆,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古文功底,曲折的经历造成了传奇的顾老。顾老的虽然没有亲生儿子,但是桃李满天下。里面有对于顾老的一些经典壶的创作背景的介绍。顾老最紫砂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让一门传统的手艺,拥有了更多的尊严;他让紫砂拥有了更高的文化品味、更多的艺术含量。其实,到最后,他做什么壶,做多少壶,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风骨入壶,壶即风骨;他即时壶,壶即是他。而支撑风骨的内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内外兼修的“士”的良知。

评分

这本特别喜欢,传记少有能写出这份精气神儿的~人有风骨,壶亦美极了,连书的设计装帧也好。其实,只看了中间几把壶的黑白照,我已经被顾景舟的壶感动了。

评分

写得太好了…之前因为一些别的事情对作协有一点不太好的刻板印象,现在想重新了解

评分

匠人精神,大默如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