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作者:[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出品人:
页数:285
译者:洪天富
出版时间:2015-6
价格:9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0308572
丛书系列:艺术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理论
  • 艺术
  • 西方艺术史
  • 沃尔夫林
  •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 风格史
  • 艺术(史)研究
  • 美术史
  • 艺术史
  • 艺术理论
  • 美术
  • 艺术
  • 文化
  • 历史
  • 绘画
  • 雕塑
  • 建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是整个二十世纪美术史的三部核心经典之一,不仅美术史读者必读,也是其他人文学者的必读书,它对二十世纪美术史研究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二十世纪的西方学术界,除了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没有哪一部美术史著作能够望其项背;它在中国的影响,也超过了任何一部美术史或者美学方面的著作。

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ǒlfflin, 1864-1945),出生于瑞士苏黎世。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西方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在慕尼黑、柏林、巴塞尔等大学攻读艺术史和哲学。1893年接替导师雅各布·布克哈特(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史学家和艺术史家)在巴塞尔大学的艺术史教授席位。不久又接受柏林大学艺术史教授席位,这个位置在当时被视为个人学术生涯的顶点。此外,还在慕尼黑、苏黎世等大学担任教授。

沃尔夫林的学术特点是,不做系统的方法论陈述,而是通过方法论的实际应用来理解美术史,用形式分析的方法对风格问题做宏观比较和微观分析。其最大影响就是对艺术中风格发展的解释。在西方现代艺术学中,其敏锐的观察方法早已被融化到学院的教学中,成为研究分析作品的基础。他的《古典艺术》和《美术史的基本概念》,至今仍然是研究风格问题的必读书。

目录信息

中译本札记
第六版序言
第七版序言
第八版序言
导论
Ⅰ 风格的双重根源
Ⅱ 最普遍的再现形式
Ⅲ 模仿和装饰
第一章 线描和涂绘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素描
第三节 绘画
第四节 雕塑
第五节 建筑
第二章 平面和深度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雕塑
第三节 建筑
第三章 封闭的形式和开放的形式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雕塑
第三节 建筑
第四章 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建筑
第五章 清晰性和模糊性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建筑
结论
后记:1933年修订稿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话说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严格来说我也不算标准外行了,不过艺术理论我真的他妈的一点也不懂,而且这本书的翻译很差劲很差劲,就怕别人看懂了显不出书的深奥似的,所以说通读一遍之后我居然除了从风格上能够区分贝尔尼尼和米开朗基罗以外,居然都没什么理论性进步,...  

评分

评分

现在的出版社都仲么了?!小小的一部沃尔夫林的《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竟然有四个版本!!达哒兄已经总结了,我把链接现移至下: 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834366/ (11年版) 潘: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60417/ (11年版) http://book.doub...  

评分

作者观点很有研究。翻译太不符合国人思维,读起来太累。加上很多例子没图,太不推荐了! 这本书还是考研大纲要求的呢,编得这么挫。看了很多艺术史的书反正国外翻译过来的都讲得拗口生涩,推荐外文好的原著一读。  

评分

作者观点很有研究。翻译太不符合国人思维,读起来太累。加上很多例子没图,太不推荐了! 这本书还是考研大纲要求的呢,编得这么挫。看了很多艺术史的书反正国外翻译过来的都讲得拗口生涩,推荐外文好的原著一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受益

评分

醍醐灌顶!有意思的是,粗略统计,本书有14次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神圣地位的评价。同时不得不吐槽!国美出版社的校对人员估计校睡着了!书中有至少三处标图错误!千万别买这个版本!

评分

重读之后还是没能加一星,尽管是从非常严格的角度来说的。但是相对这本书的内容,编排确实太让我失望了。 巨量的配图,应该有更适合的放置方式,就算要增加成本,对于这本书来说也是值得的。 作者提的概念之重大和复杂,需要很多反复验证的案例才能充分理解。但是一旦理解以后,再倒过来审视图像,颇有一种热刀切油的快感。 但要注意的是,与其说这是两种风格,毋宁说这是两种倾向,中间永远有一个过渡地带,也永远对视着对方。

评分

美術史三大巨頭之一。讀起來非常平易近人;並不是在概念中打轉而是用這些概念配合繪畫做了一次完美的詮釋。本書闡釋了五對概念,而這五個概念以線描/塗繪為重,其他四對也基本以此展開。嚴謹細膩的線描展現每個人本身,他們的「存在」,即便只是一個配角;而塗繪則偏重「現象」的事件,每一個人成為「主導母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瞬間成為永恆。除了注意形式之外,時代的觀念與種族的個性也是影響風格重要原因,這也是沃爾夫不斷提醒的。不過,這五對概念更加適合於繪畫,對於闡述的雕塑和建築,有時並不搭嘎,我也跳讀了這部分;而且這些概念也不再適合當代藝術了。

评分

重读之后还是没能加一星,尽管是从非常严格的角度来说的。但是相对这本书的内容,编排确实太让我失望了。 巨量的配图,应该有更适合的放置方式,就算要增加成本,对于这本书来说也是值得的。 作者提的概念之重大和复杂,需要很多反复验证的案例才能充分理解。但是一旦理解以后,再倒过来审视图像,颇有一种热刀切油的快感。 但要注意的是,与其说这是两种风格,毋宁说这是两种倾向,中间永远有一个过渡地带,也永远对视着对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