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是整个二十世纪美术史的三部核心经典之一,不仅美术史读者必读,也是其他人文学者的必读书,它对二十世纪美术史研究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二十世纪的西方学术界,除了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没有哪一部美术史著作能够望其项背;它在中国的影响,也超过了任何一部美术史或者美学方面的著作。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ǒlfflin, 1864-1945),出生于瑞士苏黎世。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西方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在慕尼黑、柏林、巴塞尔等大学攻读艺术史和哲学。1893年接替导师雅各布·布克哈特(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史学家和艺术史家)在巴塞尔大学的艺术史教授席位。不久又接受柏林大学艺术史教授席位,这个位置在当时被视为个人学术生涯的顶点。此外,还在慕尼黑、苏黎世等大学担任教授。
沃尔夫林的学术特点是,不做系统的方法论陈述,而是通过方法论的实际应用来理解美术史,用形式分析的方法对风格问题做宏观比较和微观分析。其最大影响就是对艺术中风格发展的解释。在西方现代艺术学中,其敏锐的观察方法早已被融化到学院的教学中,成为研究分析作品的基础。他的《古典艺术》和《美术史的基本概念》,至今仍然是研究风格问题的必读书。
古代,发展节奏不快。一个集体风格渐变很久。 当下,这些风格可以彼此变化,彼此共存,平均一个风格只能消费一周,都要学习。
评分最近正在读这本书,感触甚多,本人有几点想说的。 一是研究视角值得关注,本书几乎是纯粹从形式、风格上来解释艺术(包括绘画、雕塑甚至建筑),这点尤其值得国内学者学习。毕竟艺术从形式上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对研究中国绘画的同仁们来说值得好好琢磨琢磨,自己国家的东西是...
评分最近正在读这本书,感触甚多,本人有几点想说的。 一是研究视角值得关注,本书几乎是纯粹从形式、风格上来解释艺术(包括绘画、雕塑甚至建筑),这点尤其值得国内学者学习。毕竟艺术从形式上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对研究中国绘画的同仁们来说值得好好琢磨琢磨,自己国家的东西是...
评分书是去年看的,那时候因为考中国美术学院的史论系研究生考纲中有要求这本书。不过说实话,我就看了个开头,现在回忆起来,其实什么都没看懂,都忘了,不知道你们看懂了吗? 值得肯定的是,用风格来分析各种艺术作品,使其更加单纯,这样可以更好的暴露出有些艺术本质上的传承、...
评分不愧是大家之作,把绘画古典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特点分析的精辟入理,判然明白,可惜图文编排较混乱不及《艺术的故事》。
原版光芒万丈(了解到范先生是编辑出身,还是再深入读一下,再说……
评分西方文明收获期的大作。日耳曼真是欧洲的表率。本书印刷精美,然用胶不行,翻页有声,可惜。
评分纯形式分析,论述16世纪文艺复兴到17世纪巴洛克的变迁。五对概念,线描与涂绘,平面与深度,封闭的形式与开放的形式,多样性与统一性,清晰性与模糊性,既具有模仿意义也具有装饰意义
评分很受益
评分这本书,了解结论已非常不重要,看沃氏如何做风格分析才是最精彩最受教的。有很多溢出了寻常所谓“形式主义”的框子的有意思的地方。译笔雅正,总之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