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理论

云的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法] 于贝尔•达米施 Hubert Damisch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董强
出版时间:2014-3
价格:5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4448362
丛书系列: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理论
  • 艺术
  • 绘画
  • 法国
  • 文化研究
  • 西方艺术史
  • 方法论
  • 云计算
  • 云原生
  • 微服务
  • 分布式系统
  • 架构设计
  • 技术原理
  • 实践指南
  • 容器化
  • DevOps
  • 虚拟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云一直弥漫着西方绘画的天空。它并非单单是一个描绘性的主题,还是一个绘画符号学的因素,它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初,它被用来使神圣事物出现在现实中(基督升天、神秘主义幻象等等),其作用正如戏剧中的机械道具;在文艺复兴时期,它的功能变得模棱两可,因为当时透视模式开始起调节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云的作用是遮掩住无法表现的无穷,同时它又指示无穷。这样就保证了一种跟科学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绘画机制的悖论式均衡。

本书通过对符号能指/云/的不同功能的清点,将传统上归于艺术的领域与职能,重新分配给处于表现结构中的科学与意识形态,其真正的目的是要使艺术史重新找回它的体系性与物质性。

名人推荐

这本出版于1972年的艺术史专著,首次尝试完全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自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法发展。至今,它在许多方面仍极具挑战性。本书绝没有过时,它仍旧是一部杰作,并以一种系统化的互动方式触及了西方传统中那些最为重要的特征。

——斯蒂芬•巴恩,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

和那些从事当代艺术史研究的符号学狂热分子相比,达米施的治学态度执着而认真,他希望严肃对待这一问题。也许,在《透视的起源》和《云的理论》出版之前,我们还不知道如何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艺术史,但现在我们再也没有借口回避它了。

——伊恩•沃尔斯特根,美国乔治亚大学,载麻省理工大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学刊》

作者简介

于贝尔•达米施(Hubert Damisch),生于1928年。法国著名符号学家、艺术史家。在透视历史研究方面具有权威性的地位。创立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直至退休。主要著作有《明亮的黄色》《透视的起源》《帕里斯的选择》等,《云的理论》是其成名之作。

董强,1967年生于浙江杭州。现为北京大学法语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主席。曾旅居法国十二年。出版译著、专著三十余部,主要有《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插图本法国文学史》、中法双语诗集《L'autre Main》、《论语》、《西方绘画大辞典》等。曾获法国政府授予的 “法国教育骑士”荣誉勋章以及法兰西学院 “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目录信息

拨开《云的理论》的云雾(代译序) 1
第1章 符号和征象 1
1.1 弯顶壁画群 1
1.2 指示 13
1.3 绘画机器与梦 20
1.4 一枝独秀与规范 28
1.5 云与绘画 36
第2章 符号与表现 43
2.1 绘画的神秘 43
2.2 两种表现形式 54
2.3 绘画的舞台 69
2.4 表现/重复/替换 77
第3章 句法空间 92
3.1 一个阅读问题 92
3.2 表现的书写 95
3.3 平面和符号 113
第4章 连续的力量 141
4.1 “风格”与理论 141
4.2 天与地 159
第5章 白色画布的忧患 206
5.1 云的作用 206
5.2 气的象形文字 227
5.3 画布与衣服 25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博杂。

评分

若要论及符号学对艺术的分析,这本书或是唯一可寻得的中译本。书中提供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很适合艺术史的初学者,但是法国人随心所欲的逻辑使得这本书变得有些难读,另外~如果可以将插图都补上,也许作者的观点可以更加直观。

评分

对我来说挺难理解的...一方面不了解艺术史,一方面没接触过符号学……有空再读一遍吧。

评分

从科雷乔的《圣母降临》(穹顶壁画)开始,像“窗户”一样的艺术语言,“云”在达米施笔下成为直到巴洛克晚期才出现的从有限性走向无限性的认识论先兆,不仅是天地层次关系的衔接也是表现空间深度的载体;云作为颜色/作为自身没有意义的连续、相互对立或替换的作用关系存在,书里不断提到里帕及其图像志手册,确实有一种相互对位的感觉,里帕的符号系统并不意在相似性,云的理论亦是如此,里帕的目录是以意义为主导,而从现代理论来看,物体已经可以言说自身;对中世纪戏剧的符号借鉴,17世纪的科学观,中国画的“墨戏”,从空间问题谈到观念史,还有很多符号学的引用,书中每一章散落的小标题就能看出作者想要建构的理论范围之广,内容很“厚”,难点太多,思维太跳跃。翻译扣分,没有配图想吐血。

评分

比预想中难读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