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最危险的书

一本最危险的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克里斯托夫·B. 克里布斯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荆腾(译)
出版时间:2015-7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00701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罗马
  • 德国
  • 日耳曼
  • 最危险的书!~
  • 民族主义
  • 美国
  • 一本值得买的书
  • 危险
  • 知识
  • 警示
  • 探索
  • 哲学
  • 隐喻
  • 思考
  • 真相
  • 批判
  • 警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公元98年,罗马帝国历史学家塔西佗完成著作《日耳曼尼亚志》。在短短二十来页的篇幅中,塔西佗将古日耳曼人描述为“高贵的野蛮人”:自由、坚毅、正直、淳朴、忠诚,意在警示日益腐败的罗马人。

后黑暗时代来临,包括塔西佗作品在内的很多古典著作被尘封在阴暗的修道院角落,长达千余年。

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使《日耳曼尼亚志》得以重见天日。包括马丁•路德在内的德意志知识分子将之当作德意志人比罗马人更为优秀的铁证。此后,更多学者不断挖掘《日耳曼尼亚志》的“深层含义”,使这一古典学著作逐渐演变为现代德意志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极端种族主义兴起后,希特勒将之视为纯洁日耳曼血统的“圣经”和发动大战的终极灵感。《日耳曼尼亚志》终于完成了从普通的古典著作向“最危险的书”的嬗变。

作者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不仅以生动笔触还原了《日耳曼尼亚志》的创作和颠沛故事,还讲述了第三帝国对此书的狂热追捧,同时也是对有意误读古典文本所带来的高昂代价的冷静反思。

《海国图志》主编林国基精心撰写了长达8000字的序言,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美)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

2004-2009年任牛津大学讲师,2009-2012年任哈佛大学古典学系副教授,2012年至今任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古典学副教授和德国学教授(礼任)。著有《德意志的事业》,并参与编纂了《古代史学的时间与叙事:从希罗多德到阿庇安的“双重过去”》。

目录信息

导言 自负的过去
1.罗马征服日耳曼人的神话
2.幸存与拯救
3.德意志祖先的诞生
4.成长的时期
5.英雄的歌谣
6.自由豪迈的北方民族
7.白种人血统
8.一部国家社会主义者的圣经
后记 另一种读法,另一本书
译后记
注释
英汉对照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本最危险的书》书评 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古典学副教授和德国学教授克里斯托弗.B.克里布斯的著作,内容主要是古罗马作家塔西陀的短篇著作《日耳曼尼亚志》的前世今生。 二战过后,劫后余生的人们后怕不已,昨日种种犹如噩梦不堪回首,所以使出种种手段防范法西斯主...

评分

《一本最危险的书》书评 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古典学副教授和德国学教授克里斯托弗.B.克里布斯的著作,内容主要是古罗马作家塔西陀的短篇著作《日耳曼尼亚志》的前世今生。 二战过后,劫后余生的人们后怕不已,昨日种种犹如噩梦不堪回首,所以使出种种手段防范法西斯主...

评分

在当当云阅读随便找的一本书。选题相当巧妙,通过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日耳曼尼亚志》从创作到流传的全过程,揭示一部原本无害的典籍是如何在不同时代被各种政治目的利用,最后竟被用来为种族主义背书,给20世纪最恐怖的暴行之一推波助澜,令人不寒而栗。 塔西佗在《日耳曼尼...  

评分

空间与微博经常会有一些很俗气很直接的文章与段子,被大量转发,比如“遇到这样的男人你就嫁了吧”。转发的人未必认可这样的文字,而是她们需要这样的文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情绪上指给有心人听。 可是,这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了,如你所想,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人类,有很多办...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记录了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一个找不到历史归属感的民族,把一本古罗马人写的小册子当做圣经。volk代表的土地与血缘,一直左右着德国人,及由此产生多个影响了世界的观念。 书的整体思路仍然是批判纳粹和种族主义。不过让人看到日耳曼种族主义背后更深的历史脉络。 翻译的很拗口,多数情况下不影响理解。

评分

最近读的最轻松的一本书......著书、藏书、寻书的行为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各自的政治目的: 言论自由的比喻、 人文主义的复兴、"正本清源"的寻根, 脱离语境的附会误解成全了选择性地的引用。原著、抄写员、私人图书馆、教宗藏书,堆积在蠕虫和灰尘里的羊皮古籍,联想到了艾柯"玫瑰的名字"里螺旋上升的阁楼里迷宫样的藏书室.另,古希腊人称罗马人为蛮族,而后者认为北方的德意志部落才是babarian,莱特认为是技术和传播信息的媒体的便捷(印刷术)成就了这种优势,书中也提到了在塔西陀年代印刷和书店的廉价与普及.

评分

起初是被书名吸引,没想到书的内容更加令人咋舌。一本身在罗马的罗马人写给罗马人看的书却被纳粹党人奉为“黄金宝卷”,成为发起种族主义战争的灵感之源。说到底,塔西佗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写一本最危险的书,书的本身也不危险,只是读者使它成为这样的一本书。这恐怕是对文本的误读引起的最可怕的一场灾难了。

评分

最近读的最轻松的一本书......著书、藏书、寻书的行为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各自的政治目的: 言论自由的比喻、 人文主义的复兴、"正本清源"的寻根, 脱离语境的附会误解成全了选择性地的引用。原著、抄写员、私人图书馆、教宗藏书,堆积在蠕虫和灰尘里的羊皮古籍,联想到了艾柯"玫瑰的名字"里螺旋上升的阁楼里迷宫样的藏书室.另,古希腊人称罗马人为蛮族,而后者认为北方的德意志部落才是babarian,莱特认为是技术和传播信息的媒体的便捷(印刷术)成就了这种优势,书中也提到了在塔西陀年代印刷和书店的廉价与普及.

评分

这翻译吧,每句都读的通,连到一起想表达什么就看不明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