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年,罗马帝国历史学家塔西佗完成著作《日耳曼尼亚志》。在短短二十来页的篇幅中,塔西佗将古日耳曼人描述为“高贵的野蛮人”:自由、坚毅、正直、淳朴、忠诚,意在警示日益腐败的罗马人。
后黑暗时代来临,包括塔西佗作品在内的很多古典著作被尘封在阴暗的修道院角落,长达千余年。
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使《日耳曼尼亚志》得以重见天日。包括马丁•路德在内的德意志知识分子将之当作德意志人比罗马人更为优秀的铁证。此后,更多学者不断挖掘《日耳曼尼亚志》的“深层含义”,使这一古典学著作逐渐演变为现代德意志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极端种族主义兴起后,希特勒将之视为纯洁日耳曼血统的“圣经”和发动大战的终极灵感。《日耳曼尼亚志》终于完成了从普通的古典著作向“最危险的书”的嬗变。
作者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不仅以生动笔触还原了《日耳曼尼亚志》的创作和颠沛故事,还讲述了第三帝国对此书的狂热追捧,同时也是对有意误读古典文本所带来的高昂代价的冷静反思。
《海国图志》主编林国基精心撰写了长达8000字的序言,以飨读者。
(美)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
2004-2009年任牛津大学讲师,2009-2012年任哈佛大学古典学系副教授,2012年至今任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古典学副教授和德国学教授(礼任)。著有《德意志的事业》,并参与编纂了《古代史学的时间与叙事:从希罗多德到阿庇安的“双重过去”》。
当纳粹士兵高举《我的奋斗》横行欧洲,疯狂推进种族主义纯洁血统之时,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精神源泉竟来自《日耳曼尼亚志》?我曾粗略看过此书,不得要领,不曾想这本书竟是史上最危险的书。书买来看了一部分,不觉拍案惊奇。此书绝对有价值,接受史的观念在国内很少为人所知却...
评分塔西佗作为罗马帝国时代早期的史家,其作品虽有亡佚,但也留下了两部残缺的长史、两个短篇,及一篇修辞学短论。而《日耳曼尼亚志》(Germania)就是那两个短篇之一,记载了早期日耳曼人的一些习性民俗。他在书中的态度,犹如后世伏尔泰谈到中国,卢梭论及“高贵的野蛮人”,充满...
评分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是一位古典学副教授,他用严谨而生动的文献学功夫,写了一《一本最危险的书》。想到“危险的书”,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希特勒《我的奋斗》吗?或是日本的《国民训》?我倒是想起一本书: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1980年12月8日,查普曼坐在马路边安静...
评分《一本最危险的书》书评 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古典学副教授和德国学教授克里斯托弗.B.克里布斯的著作,内容主要是古罗马作家塔西陀的短篇著作《日耳曼尼亚志》的前世今生。 二战过后,劫后余生的人们后怕不已,昨日种种犹如噩梦不堪回首,所以使出种种手段防范法西斯主...
评分15世纪人文主义者坎帕诺以塔西佗所著《日耳曼尼亚志》中的描述为基础,写道: “当一个青年男性作为一个成人开始进入社会时,这个青年会得到一面盾和一支矛来学习技艺,回报社群对他的期望;甚至是丈夫带入婚姻的财产中也包含了武器。原因很简单,‘没有武器什么也做不成’”。...
翻译质量确实不好
评分信息量大 而且读起来有一点不够通顺 但内容很有趣也很有现实意义
评分翻译得差造成奇差的阅读体验会毁了很多书。。。。民族主义是群体性自恋,魅力型领导人则可使整个趋势扭转呈SM向。
评分一本无害的古典著作被不同人因不同目的进行解读,最终成了屠夫的工具。千年来这么多学者竟无人能阻止反复的误读,有的甚至还助长了极端化的利用,需要警醒
评分一本无害的古典著作被不同人因不同目的进行解读,最终成了屠夫的工具。千年来这么多学者竟无人能阻止反复的误读,有的甚至还助长了极端化的利用,需要警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