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牵涉的范围很广, 同时也是一般院校的同学反映比较空洞乏味的课程。 但是软件工程的技术对于投身IT 产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者邹欣有长达20年的一线软件开发经验,他利用业余时间在数所高校进行了长达6年的软件工程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在16周的时间内让同学们通过 “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掌握实用的软件工程技术的教学计划,并得到高校师生的积极反馈。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软件工程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形成教材。
本书共分17章,对照美国ACM/IEEE2013年新出版的计算机科学教学指导(Computer ScienceCurricula 2013)中的软件工程相关部分,这本教材覆盖了其中大多数Core-Tier1和Core-Tier2的内容。可以说,全书对软件工程内容的覆盖不逊于任何一本现行的教材,同时讲述了业界最新实践方法。
邹欣现任微软Windows中国工程团队首席研发总监。1996—2003年,邹欣在微软Outlook团队从事开发工作,2003—2005年,他在微软内部质量工具团队和Visual Studio团队负责软件项目管理工具的开发。2005—2012年,他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创 新组研发主管,负责研究成果的产品化和创新项目。2012—2014年,他担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首席研发总监,负责必应搜索客户端、必应输入法、必应词典等产品。加入微软前,邹欣从事过商用Unix系统、GPS/GIS软件开发及测试工作。他在2007年出版了《移山之道》,于2008年出版了《编程之美》 (合作)。他于1991年获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学位。
微博 http://weibo.com/sdxinz
博客 http://www.cnblogs.com/xinz
专栏 http://zhuanlan.zhihu.com/goujianzhifa
#Comment_Alpha timestamp = 20140830-05:00am 先不论书,首先五星给邹老师精彩的博客和至今仍在脑海中回想的《移山》。(博客地址 http://www.cnblogs.com/xinz/ ) 邹老师的博客有一段时间不更新了,原来是在潜心着书啊! 作为《移山》和作者的博客长期读者,可以说邹老师...
评分出版前有幸帮助做了proof read, 作为一个在这行天天和类似问题打交道的人都觉得颇有收获,实践能力很重要,但能把实践中的理论体系化,反过来再来指导实践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软件工程在大学是最难讲的一门课、也是最容易讲的一门课,容易在这门课涵盖的内容和外延特别丰富...
评分本人今年大三,软件工程专业,学校是在大二下开始教授软件工程这门课的。当时采用的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一本软件工程,根据国外翻译进来的,很厚(跟Java编程思想差不多,书皮也差不多),据说很经典。不过说实话,实在看不懂,只记得什么瀑布流程,敏捷开发,螺旋模型,以...
评分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学习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像编程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等。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学了这么多的课程有什么用呢?在工作中有多少会真正被应用到呢?也就是说,大家都觉得理论和实践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邹欣老...
评分1.专业 2.但是不迂腐,很接地气 3.但是不屌丝,很有情怀 由此可见,《构建之法》是一本当代软件工程大学教育急需的好书。 本人在大学上的软件工程课用的也是较老的课本,讲的是瀑布式的环节,带着对这门课残留的记忆参加实习的时候,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对需求变化的反感,当时...
相比第一版,增加了:10.2-用例(User Case);11.1-分析和设计方法;11.2-图形建模和分析方法;11.3-其他设计方法;15.2-不同频率和不同覆盖范围的渐进发布
评分看了书,我很想听听邹老师的课。
评分祝邹欣老师长命百岁, 多出版些真经造福众生.
评分接地气!
评分相比第一版,增加了:10.2-用例(User Case);11.1-分析和设计方法;11.2-图形建模和分析方法;11.3-其他设计方法;15.2-不同频率和不同覆盖范围的渐进发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