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之法(第二版)

構建之法(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郵電齣版社
作者:鄒欣
出品人:Just-pub
頁數:4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
價格:5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53955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軟件工程
  • 計算機
  • 編程
  • 開發管理
  • 計算機科學
  • 思維
  • IT
  • 程序設計
  • 軟件工程
  • 編程
  • 架構設計
  • 開發方法
  • 係統設計
  • 工程實踐
  • 代碼質量
  • 團隊協作
  • 敏捷開發
  • 持續交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軟件工程牽涉的範圍很廣, 同時也是一般院校的同學反映比較空洞乏味的課程。 但是軟件工程的技術對於投身IT 産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作者鄒欣有長達20年的一綫軟件開發經驗,他利用業餘時間在數所高校進行瞭長達6年的軟件工程教學實踐,總結齣瞭在16周的時間內讓同學們通過 “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 掌握實用的軟件工程技術的教學計劃,並得到高校師生的積極反饋。在此基礎上,作者對軟件工程的各個知識點和技能要求進行瞭係統性整理,形成教材。

本書共分17章,對照美國ACM/IEEE2013年新齣版的計算機科學教學指導(Computer ScienceCurricula 2013)中的軟件工程相關部分,這本教材覆蓋瞭其中大多數Core-Tier1和Core-Tier2的內容。可以說,全書對軟件工程內容的覆蓋不遜於任何一本現行的教材,同時講述瞭業界最新實踐方法。

著者簡介

鄒欣現任微軟Windows中國工程團隊首席研發總監。1996—2003年,鄒欣在微軟Outlook團隊從事開發工作,2003—2005年,他在微軟內部質量工具團隊和Visual Studio團隊負責軟件項目管理工具的開發。2005—2012年,他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技術創 新組研發主管,負責研究成果的産品化和創新項目。2012—2014年,他擔任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首席研發總監,負責必應搜索客戶端、必應輸入法、必應詞典等産品。加入微軟前,鄒欣從事過商用Unix係統、GPS/GIS軟件開發及測試工作。他在2007年齣版瞭《移山之道》,於2008年齣版瞭《編程之美》 (閤作)。他於1991年獲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專業學士學位。1996年獲美國美國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計算機軟件專業碩士學位。

微博 http://weibo.com/sdxinz

博客 http://www.cnblogs.com/xinz

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goujianzhifa

圖書目錄

給任課老師和助教的建議 /1
第1 章 概 論 /15
1.1 軟件 = 程序 + 軟件工程
1.2 軟件工程是什麼
1.3 練習與討論
第2 章 個人技術和流程 /35
2.1 單元測試
2.2 效能分析工具
2.3 個人開發流程
2.4 實踐
2.5 練習與討論
第3 章 軟件工程師的成長 /57
3.1 個人能力的衡量與發展
3.2 軟件工程師的職業發展
3.3 技能的反麵
3.4 練習與討論
第4 章 兩人閤作 /73
4.1 代碼規範
4.2 代碼風格規範
4.3 代碼設計規範
4.4 代碼復審
4.5 結對編程
4.6 兩人閤作的不同階段和技巧
4.7 練習與討論
第5 章 團隊和流程 /101
5.1 非團隊和團隊
5.2 軟件團隊的模式
5.3 開發流程
5.4 練習與討論
第6 章 敏捷流程 /118
6.1 敏捷的流程
6.2 敏捷流程的問題和解法
6.3 敏捷的團隊
6.4 敏捷總結
6.5 敏捷的故事— 兼酒後問答
6.6 練習與討論
第7 章 MSF /138
7.1 MSF 簡史
7.2 MSF 基本原則
7.3 MSF 團隊模型
7.4 MSF 過程模型
7.5 MSF 敏捷開發模式
7.6 MSF CMMI 開發模式
7.7 練習與討論
第8 章 需求分析 /157
8.1 軟件需求
8.2 軟件産品的利益相關者
8.3 獲取用戶 需求— 用戶調查
8.4 競爭性需求分析的框架
8.5 功能的定位— 四象限方法
8.6 計劃和估計
8.7 分而治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8.8 練習與討論
第9 章 項目經理 /187
9.1 PM 是啥
9.2 微軟PM 的來曆
9.3 PM 做開發和測試之外的所有事情
9.4 PM 的能力要求和任務
9.5 練習與討論
第10 章 典型用戶和場景 /202
10.1 典型場景和典型用戶
10.2 規格說明書
10.3 功能驅動的設計
10.4 練習與討論
第11 章 軟件設計與實現 /222
11.1 從Spec 到實現
11.2 開發階段的日常管理
11.3 練習與討論
第12 章 用戶體驗 /244
12.1 用戶體驗的要素
12.2 用戶體驗設計的步驟和目標
12.3 評價標準
12.4 練習與討論
第13 章 軟件測試 /264
13.1 基本名詞解釋及分類
13.2 各種測試方法
13.3 實戰中的測試
13.4 運用測試工具
13.5 練習與討論
第14 章 質量保障 /296
14.1 軟件的質量
14.2 軟件的質量保障工作
14.3 練習與討論
第15 章 穩定和發布階段 /313
15.1 從代碼完成到發布
15.2 發布之後 — 事後諸葛亮會議
15.3 練習和討論
第16 章 IT 行業的創新 /332
16.1 創新的迷思
16.2 創新的時機
16.3 創新的招數
16.4 魔方的創新
16.5 創新和作坊
16.6 練習與討論
第17 章 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368
17.1 豬、雞和鸚鵡的故事
17.2 其實還是人的問題
17.3 績效管理
17.4 蘿蔔與白菜
17.5 團隊閤作的幾個階段
17.6 軟件工程師的職業道德
17.7 練習與討論
索 引 /39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非常感谢邹老师能赠送给我《构建之法》这本书的电子版,也非常感谢周老师费心帮我弄兑换码等相关事宜。可惜的是我是教网络的,如果有朝一日能开软件工程的相关课程,我一定会选择这本书作为教材,就算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软件工程,起码提高一下学生的代码量或者让学...  

評分

足球课上,学员们发现教练没有带球,于是向教练询问原因。教练反问道:「足球比赛,场上有 22 名球员,同一时刻一般会有几个人触球?」,学员答「1 个」,教练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剩下那 21 个人要做的事情」 《构建之法》可能是我读过最有用的软件工程书。我已经不...  

評分

从阅读《移山之道》开始,我就热情关注本书作者邹欣老师,包括他的博客和微博,并在教学会议或其它场合相互交流《软件工程》各自的教学经验。我在《软件工程》教学工程中,也极力向学生推荐邹老师在博客园的系列博客《现代软件工程讲义》,甚至针对一些精彩内容和学生一起讨论...  

評分

周老师请我写下读后感,一直没有写,原因是工作十几年第一距离技术一线渐行渐远,第二距离微软方法论渐行渐远,第三在近期工作无论微信硬件平台还是无人机都是最前沿的领域,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东西,基本都是在破坏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对团队同学和自己的要求都是首先“忘掉过...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版和第二版都讀過瞭,軟件工程的好書,我主要關心創新和團隊建設部分。

评分

紙上得來終覺淺,邊實踐,邊二刷

评分

給PM看的技術書,目前發現的最好的一本~

评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三大團隊都值得學習的方法論~

评分

一本好書不僅能告訴你如何做事的步驟,還能告訴你為什麼。這本書,做到瞭。非常適閤剛當碼農的程序員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