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本书针对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全书由二十多篇文章组成,话题都是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如立志、心理、伦理观、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等等。
这是半个多世纪前的著作,但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历久弥新,对当今的读者仍然有着极大的教益。每个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惑的人都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相信可以在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朱光潜(1897—1986)
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1、午睡尤其有效,午睡醒了午后又变成了清晨,一日之中就有了两度朝气。 2、“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承担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
评分老先生真是学贯中西的人物啊。 儒家随便举三例,说理都恰如其分,很有见地:谈恻隐之心——孔子说“仁者必有勇”,他明知“滔滔者天下皆是”,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谈消遣——儒家六艺之教,礼乐射御四项都带有消遣娱乐意味,只有书数两项才是工作, “居于仁”之后即继以...
评分读《谈修养》 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70年前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般学校都没有社会生活,教师与学生相视如路人,同学彼此也相视如路人。世间大概没有比中国大学教授与学生更孤僻更寂寞的一群动物了。 或许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力量,已经70年了。 ...
评分每每因一些小事,咬牙切齿,怒气不能释放,只能下咽,把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振碎了,事后悔恨自己因区区小事如此动怒。怎么破? 先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多读书明理,自己时时检点自己,要使理智常是清醒的,不让情感与欲望恣意孤行,久而久之,自然胸襟澄然,矜平躁释,于是都能保...
评分主要喜欢这几篇,谈读书,谈学问,谈价值意识,谈消遣,谈立志,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谈青年的心理病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一,谈读书, 1,选书,真正为求学读的书,不在多,贵在精。 2,观念,“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每读必有新所知。不畏...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读的舒服、通畅,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太多观点的契合,让我觉得这些年一些不大合群的坚持是对的且值得的——大师不但是这样想,还能把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分析拔高层次,用平易近人的口吻讲出来,让人受益匪浅。同时也感谢父母的教育和培养,在底子里给了我一个正常的三观。最后看到有人说其中喜欢的篇目比读10万+的公众号好多了,再次深深的体会到经典篇目比快销文字实在且有用的多。
评分刚开始读,挺反感从国家、民族层面出发的,不过真大师必具大眼量,非常好。
评分可惜豆瓣只有五颗星,这本书我要给它十颗小星星都可以!
评分强身健体,并加强个人修养。
评分凡是不能持冷静客观态度的人,都是把“我”看得太大。从“我”这一副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世界,一切事物都会失去它们的本来面目。 所以啊,看见和被看见,都是最温和的干预,要真正去看见别人,很困难,也很美妙。 虽然自己涉世未深,但看待事物如此客观理性,说明我还是很成熟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