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分为两辑。第一辑“中国近代史”围绕中华民族能否走出落后的“中古”状态进入“近代化”,能否废除狭隘的“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一主题,论述自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历史。第二辑“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辑录蒋廷黻自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重要文章,按时间顺序排列,清晰呈现蒋廷黻的历史观形成过程,也反映出他对中国近代化问题的思考路径与后期对抗战问题的个人见解。其中多篇文章在当时引起学界与社会轰动。
蒋廷黻(1895-1965),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先后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被郭廷以誉为中国近代史“开山的人”。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先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处长、驻苏联大使等职,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
蒋不愧为史学大家,对国际关系和历史经验的总结言简意赅,一本小册处处不乏真知灼见。 蒋说鸦片战争以前,国人不给外国人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不给国人平等待遇。其实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并非完全的弱国无外交,而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朝才真正面临弱国被瓜分的局面。...
评分这本小书所写的历史并不算长,写到孙中山病逝时就结束了。 对于不了解近代史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本。尽管书中很多叙述略显粗略,但依然可见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有些偏向历史唯物主义,有些则偏向领袖决定论。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在...
评分 评分 评分老师的作业,写了3000字论文,来贴豆瓣上保存着哈哈。 一本小书,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1838-1926,这正是中国饱经风霜的年代,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的落后与政府的腐败、一次又一次的救国运动,这些是中国近代史...
整本书只能说罗列了近代史的大纲。但值得一读的是他提出的思想。作为一个在1938年提出近代化才能救中国的人,在那个时代思想已经很超前了。因为他处于的位置…可以理解其对于孙先生的赞扬。让人比较惊喜的是对与林则徐、曾国藩等人的剖析是比较深刻的。对于喜欢历史的人来说,值得一读。
评分第一辑的《中国近代史》系蒋廷黻先生之名作,第二辑的前三篇也是他本行历史学范畴中的内容,史实和史识无一不佳。第四篇是一部历史学术文章,中规中矩,此后的几篇都是对社会问题和政治制度的议论,更多地涉及他的官员身份,就未见得有多高明了。不过,最后一篇1953年的文章,对比此前几篇1930年代的,其对民主的认识无疑进步了不少,终究蒋还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评分近代人讲近代史,有些观点相当发人深省。但是有关外交方面的文字甚多,读来又索然无味。中国近代并没有外交,可能这也是蒋先生这个最懂外交的人也没办法把这方面讲的精彩的原因吧
评分正文部分比港版少了最后一节一页纸的内容,即北伐后蒋介石的作为;附录部分比港版多了六篇文章。
评分第一辑中国近代史,寥寥数万字将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变局讲得简明通透,明白晓畅,同时又富有争辩性,可正教材误导之试听。似乎吸收了梁任公的观点。第二辑所增十余万字辑录作者重要文章呈现其史观形成,于普通读者似有多余,尤其作者颇通外交因而此方面内容颇多,兴趣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