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原为张荫麟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会贯通,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其间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
这本书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时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不仅被誉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陈梦家语),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1923年进清华学校,以“史、学、才”三才识为人称道。毕业后赴美留学,四年后归国,相继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学贯中西,兼通文史哲,后专门从事历史研究,多有创见,故“终能在史学界取得第一流的地位”(贺麟语)。
王家範先生作的前言,共25頁,介紹十分詳細,鏈接如下: http://www.zisi.net/htm/xzwj/wjfwj/2005-12-15-34612.htm 再贅言我感覺到的幾個特點 1. 語言十分流暢,連貫,讓人讀起來一氣呵成,欲罷不能。的確如自序所說:“以說故事的方式出之”,為全書講史的特點。其友說“...
评分自己读书妄称20多年,历史类的图书、杂七杂八的文学评论和零星的历史研究文章也可厚着脸皮说读了一些,却似乎未曾对“张荫麟”三个字有太多印象,直至一阅《中国史纲》。 不知是后来者有“重生轻死”的习惯,还是原本就因为知音难觅。张荫麟,一代史学奇才,静静地隐没...
评分P162 陈余致信秦大将章邯:“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P125 孟子答许行信徒陈相:“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评分趁着政协开会的间歇,断断续续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看完了,第一感觉就是惜乎先生去世的太早,若是能将中国历史全写一遍,竟是一件多么过瘾的事儿。 荫麟先生深入浅出,讲了上古到汉的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这几百年的重大事件,以人物为线索,条分缕析、举重若轻,文笔...
张荫麟于史学不但有熔铸史料之才学,更兼有创新之识见,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完成自己的中国史写作,真是文章憎命达啊!
评分真的很精彩,可惜张氏天不假年。
评分2018.2.9 献上膝盖,可惜英年早逝。
评分读罢就能感受到大家和那些地摊历史科普书作者的差距,也能看到我们的历史课本的简陋。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又岂可尽写。张先生却能尽可能阐述大概,已难得可贵。唯一遗憾就是最后两章,还是因当时学者写作风气,引用过多史料原文。当然,这也是由于笔者能力过重,不自觉地显露罢了。本书做闲暇读物最良好。另:本书最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其序
评分好是好,就是没文化的我读不动-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