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詩學 古典文學 文學 宋 古代文學 文學研究 張健 文學史
发表于2025-02-02
知識與抒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自晚宋以來,宋代詩歌史被認為經曆瞭沿續唐人傳統、背離唐人而自成一統、再到迴歸唐人傳統的過程。詩歌史上從唐到宋的轉變,在詩學思想史的意義上乃是一種從抒情為本到知識為本的轉嚮。宋代詩學在曆史演變過程中形成瞭一套知識論述,也重建瞭抒情論述。本書在梳理宋代詩學之曆史脈絡的同時, 也力圖呈現以上論述的理論邏輯與結構。
張健,1964年生,籍貫安徽,北京大學文學博士。1992年至2005年間,曆任北京大學中文係講師、副教授、教授。2005年入選國傢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計劃”。2006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教授。著有《滄浪詩話校箋》《元代詩法校考》《王士禛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箋證》《清代詩學研究》,輯校《珍本明詩話五種》,發錶論文四十餘篇。其中,《清代詩學研究》《元代詩法校考》分彆獲北京市政府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清代詩學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滄浪詩話校箋》獲中國齣版工作者協會古籍工作委員會“全國優秀古籍圖書奬”二等奬。
可與宋代詩學通論對讀,宋代詩學體係可知大略
評分花半日翻看瞭大半本,材料搜羅與駕馭自然不用說,北大看傢本領。結構體係也較嚴密,“句律精密與規模波瀾”一章,尤見新思。但本書有一個較大的問題,即是對“抒情”概念未作定義,而且默認唐詩是一個“抒情傳統”,並在行文中以“抒情”與王士禛的“性情”和嚴羽的“妙悟”相互替代而不作絲毫解釋,實則這幾個概念完全不同。感覺張健先生在直覺感受上對唐宋詩特徵的把握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在闡述時用瞭“抒情”一詞顯得隨便瞭,應作進一步說明與定義。這樣毫不說明地運用抒情一詞,無疑受到颱灣很大影響,乃至於可以說,這種用法本身也有討好港颱學界之嫌
評分自始至終都沒有界定“知識”與“抒情”,和《清代詩話研究》一樣還是以人為綱展開。其實本書討論的重心是唐宋詩審美範型之消長背後的思想脈絡及其呈現,尤其道學與詩學關係的討論非常見功夫。就詩學本身而言,第三章《命意布局與書本事料》和第四章《句律精密與規模波瀾》亦鞭闢入裏,新意疊齣。總體而言,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可謂詩傢詩學,此書可謂道學傢詩學,各有韆鞦。
評分周裕鍇善歸納、結構體係,故獨來有快感,張健善梳理、解釋源流,故獨來覺精穩。
評分自始至終都沒有界定“知識”與“抒情”,和《清代詩話研究》一樣還是以人為綱展開。其實本書討論的重心是唐宋詩審美範型之消長背後的思想脈絡及其呈現,尤其道學與詩學關係的討論非常見功夫。就詩學本身而言,第三章《命意布局與書本事料》和第四章《句律精密與規模波瀾》亦鞭闢入裏,新意疊齣。總體而言,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可謂詩傢詩學,此書可謂道學傢詩學,各有韆鞦。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知識與抒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