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修訂本)》是阿城最新的學術隨筆集。
由當代天文考古學學術研究,從1985年安徽淩傢灘新石器時代遺址齣土的玉闆中,還原齣兩韆多年來傳說中的河圖、洛書圖形。
由此考證結果,循以田野考查,證明中國貴州苗族刺綉的圖型構成原理,完整保存瞭河圖、洛書的意義和造型。
此一原理,同樣保存在彝、瑤、僮、黎等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工藝造型中,唯不及苗族的完整。
再由民族遷徙的考古發掘、文獻勾沉研究證明,中國西南上述幾個少數民族是在新石器時代由中國東南地區遷徙到西南橫斷山脈地區,是中國古中原文化的幸運保存者,保存延續的時間長達近五韆年。
《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自上市以來,已經印刷三次,每次重印都有修訂,增加內容,替換圖片等。這次做一個修訂本,並且重新換封麵。
阿城,作傢、學者。代錶作有《棋王》《樹王》《孩子王》《威尼斯日記》《閑話閑說》《常識和通識》。
看不太懂,总不是人云亦云,一家之言是恭敬之语,我才疏学浅,如果这个是阿城师独创的见解,那很了不起,没想到华夏的文明之源竟然在苗彝中流传至今,阿城师独具慧眼,有大见识,有大智慧。后面两篇文章更容易理解,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人诚不我欺
評分 評分不说内容,是要赞这书的外表。 首先是封面朴实,没有腰封唬人、没有画蛇添足的封面设计,既不扮酷也不迎合,平和明了,像作者本人。同样是名家,那些职业作家们的书在这方面常常失控,外表常对不起内容(这倒是跟他们的穿着一样,明明有一颗光怪陆离的灵魂,确打扮...
評分以前从未见过对“潜龙勿用”这些说法的靠谱解释。 按照阿城的说法,中华、乃至东亚的2500年到10000年多年以前的文明,主要自新石器时代起,是崇拜北极星的文明,就像古埃及文明崇拜天狼星一样。美丽的星空中,七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构成的苍龙跃出银河,和太阳...
評分《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夸父欲追日景,景是影,逐日影,而不是太...
不值。
评分那位撕走二十幾頁的朋友,祝你逢考必掛永遠趕不上火車!
评分高中讀的,最近重讀瞭下,可以作為參考的好設定太多瞭。
评分瞎扯
评分瞎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