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恰当的话,一个奇怪的词儿有时比十个漂亮句子使我学到的东西更多。”《在语词的密林里》收录的201条随感就是很好的例子。前100条完成于1991年,以札记体的闲文,谈论古往今来、时下流行的语词现象,以及汉语词汇演变研究中的点滴体会。若干年后,作者“重返语词的密林”,话锋不减当年,所谈多是发自生活的流行语汇,至2002年,又完成了后101条。
作者在语林中拾遗补缺,为文字语汇做出中肯的解释,从语义学角度探讨文字的变迁,不仅夹有例句说明,还配有百余幅古朴的小图,包括殷周秦汉的甲骨金文、碑刻石刻,玛雅和阿兹特克古文书,古希腊、古埃及图案,文艺复兴前后的书籍插图等,图文顾盼生姿,读来亲切活泼。
陈原(1918-2004),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中国语言学家,编辑出版家,世界语专家。建国后,历任中国国际书店副经理、三联书店编辑室主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后任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长,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顾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世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学会(TAKIS)国际理事会副主席,国际科学院(AIS)最高评议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这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这本书中有一条记录在北京街头的警察不知何时起穿起了标有“police”单词的警服。作者就不太高兴。初时我还觉得这老头教条主义老古板,但是多想想他说得很对阿。为什么要在衣服上加上英文单词呢?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得上是在“接轨”么?接给谁?这难...
评分书分两集,一集为“在词语的密林里”,又分 201 节;二集分 11 章,每章下又分若干节。以下凡索引处,皆采用【集/章 节】表示,集/章名采用首字,同首字则后出者加“二”以示区别。# 后的内容为笔者所加。草草整理,供今后检索用。 一、缩略词 甲肝:“甲型肝炎”之缩略。【在 ...
评分这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这本书中有一条记录在北京街头的警察不知何时起穿起了标有“police”单词的警服。作者就不太高兴。初时我还觉得这老头教条主义老古板,但是多想想他说得很对阿。为什么要在衣服上加上英文单词呢?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得上是在“接轨”么?接给谁?这难...
评分陈原先生是编辑界的泰斗, 是语言文字之变化忠实的观察者,研究者和记录者. 语言文字的变化也忠实的反映着社会的变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语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想想每年的流行词汇). 正是因此,这本最早开始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在语词的密林里", 在今天的读者看来, 已不太切...
评分爱书人的毛病之一,管不住自己,看到书就想买,我也不例外,新书价钱太高觉得负担重,旧书下手就狠了,昨天收到十来本旧书里,《在语词的密林里》算是瞎买,拿在手上,光看书名还以为是诗歌。 随手翻翻,“小草”,“甲肝”,“公关”,“”迷你 ”,“走穴”……这不正是近年...
嗯...摘录分析了很多语言现象。甚至作者一些预测,如今已然流行了。不过最绝妙的还是后记之后。哈哈。
评分在某位学者的随笔上看到的,觉得很有兴趣就去图书馆借来看看。知识有些琐碎,但是看着有趣。作者对那十年的嘲讽真的巧了,绝了,妙了!
评分在某位学者的随笔上看到的,觉得很有兴趣就去图书馆借来看看。知识有些琐碎,但是看着有趣。作者对那十年的嘲讽真的巧了,绝了,妙了!
评分嗯...摘录分析了很多语言现象。甚至作者一些预测,如今已然流行了。不过最绝妙的还是后记之后。哈哈。
评分作者广泛阅读英、日以及港台报刊文章,取其语言上的冲突,庖丁解牛,逐渐分解,笔尖徘徊1980理想主义年代之古风,读罢韵味无穷。引用之处,多有不确,乃其缺点,殊为可惜,尤其书中多次引用《现代汉语词典》,更是败笔,《新华字典》,那就是废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