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刘强东创业,在中关村经销光磁产品。2004年,因为非典,京东偶然之下转向线上销售。2014年,京东市值已超400亿美元,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传奇的创业故事,但只有当事人了解创业维艰。
刚转向电商时,传统企业前景光明,而电商看起来前途未卜,京东如何能毅然转型并坚持到底?资金匮乏的时候,京东靠什么说服投资人?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京东靠什么反超并一路领先?需要管的人增至几千甚至几万时,京东如何变革管理?当企业发展开始用制度来规范的时候,又如何保持创业型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以及快速而强大的执行力?以新的消费需求为导向,不断做出突破性的商业模式创新,说来容易,如何将它落到实处?
作为一个曾经不受行业欢迎的'搅局者',京东彷徨过,焦虑过,甚至四处碰壁。历经外界的不断质疑,京东最终成为互联网+的成功实践者。这其中的不断创新、突破,乃至颠覆,为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经典的范本。
这是刘强东和京东人首次向外界系统地阐述这10多年的成败得失和发展逻辑。《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作者采访258位相关人士,收集了400万字的原始素材,不避讳,不粉饰,从京东的偶然触网,到毅然转型,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讲述京东如何持续保持创业的激情,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强大的执行能力,与互联网磕碰磨合而坚决前行、不断壮大。
李志刚,商业作家,出版有《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颠覆者:中国商业变革中的新生代企业家》。曾任《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主笔、《全球商业经典》总主笔、《东方企业家》主笔、《南方都市报》记者。2014年成立李志刚工作室,通过文章、书等产品,专注于创业研究。
创业十年,从三五条枪到员工七万名,市值超过400亿美金,跻身中国互联网公司四强,京东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的故事值得我们回味?在采访了两百多位与京东相关的人士,积累了四十余万字的素材后,李志刚用《创京东》一书满足了我的好奇之心。掩卷之际,我认为,至少有三个...
评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京东商城的购物,都是和快递员亲手交接的——虽然现在这样的交接已经被告知电话取代)——哪怕等的时间会稍长一点,也不会选择像其他快递一样放在预订台。 “你好,京东商城”——在页面和数据之外,电商也可以和用户面对面。 因为对...
评分最近我买了几本人物传记,想以“人物”主题阅读的方式,填充繁忙生活中挤出来的一点点琐碎时间。 《创京东》即是一本。毫无疑问,这是一本京东掌门人刘强东的传记,叙述了刘强东从最初创业到2014年底的创业经营之路。 与任何一家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一样,京东的成功,同样离...
评分 评分不谈文笔,只谈内容 零售三要素: 1)产品:质量(是否正品、发票),选择多样性(SKU覆盖度) 2)价格:控制成本,提升效率,保持低价 3)服务:售前(用户评论)、售中(211限时达)、售后(客服中心) 零售成本: 线下线上共有成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库存成本 线下独...
在飞机上看完《创京东》,存在一些粉饰,仍不失为一本好书。老刘草莽、纯粹、豪爽、超强学习能力、超牛执行力、程序化的管理特质,最重要的是,他能清晰的认识自己所做事情的本质,并始终牢牢把握,这是最牛的地方。
评分一直在讲各种小故事,一直在讲各种小故事。。。哪个大企业没几个光鲜亮丽的感人故事拿出来讲讲啊。。。。
评分服务“京东云”时候粗略看过,体会到京东发展到今天凭借的真不只是运气,而是真正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的态度。
评分看完之后感觉挺热血的……
评分李志刚这本书写得不好,不看作者会以为是京东自己写的。作者自述“共采访258人,包括刘强东的家人、老师、同学和各地员工,以及会中文的京东投资人,加上了过去的采访资料。”李之前其它书里有一篇中等规模的刘强东人物报道,里面的细节几乎全部都用在此书,可见新料之匮乏。面对京东12年庆典,这本应景之作的受访者全部局限在京东内部人这个范围,难言客观。李志刚的公开出版物我全读过,这次他完全是自己砸自己招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