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陸農作物的傳播和意義

新大陸農作物的傳播和意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張箭
出品人:
頁數:461
译者:
出版時間:2014-9
價格:7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3041886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農業
  • 曆史
  • 美洲作物
  • 農業史
  • 植物
  • 中外交流史
  • 新大陸作物
  • 作物傳播
  • 農業史
  • 哥倫布大交換
  • 食物文化
  • 曆史地理
  • 植物學
  • 全球史
  • 農業經濟
  • 生態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中文文獻方麵,有許多古籍和現代文獻。研究深入精湛是本書的第二大優點,具體情況請審閱所附樣本篇章(金雞納與瘧疾相剋--金雞納發展傳播史)。第三大優點是圖文並茂。所附插圖圖片主要是中外古人、近代之人所繪之曆史圖畫,並有說明和考證;小部分纔是現代的圖畫或照片。第四大優點是行文流暢優美。第五大優點是適應麵讀者麵廣,適閤廣大曆史學者、農史學者,也適閤廣大農業科技人員、餐飲烹調師、民俗工作者、農林院校大學生等購買和閱讀。本書寫瞭玉米、甘薯(番薯)、馬鈴薯(土豆)、辣椒、番茄(西紅柿)、花生、嚮日葵(葵花)、煙草、美洲棉花(陸地棉)、木薯、橡膠、可可、咖啡(咖啡原産於黑非洲,但也是在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代傳開的)、南瓜、菜豆-四季豆、菠蘿、豆薯-地瓜、金雞納、古柯,共十九種比較重要的美洲産作物在世界上的起源發展傳播史,也寫它們在華的發展傳播影響文化等。是一本以世界農史為主,兼顧中國農史的專著。

著者簡介

作者1955年生於成都市,男,漢族。九三學社成員。四川大學曆史係本科、碩士、博士,南開大學曆史係博士後。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導師。中國農業曆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會常務理事、曾任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2008—2013)。主治世界史、中國中古史、中西交通比較交流、中外農史等。初通英、俄、日、拉丁語。著有《地理大發現研究,15—17世紀》、《世界大航海史話》、《影響世界的猶太巨人》(主編暨主撰)、《鄭和下西洋研究論稿》(上下冊),譯有《清末近代企業與關商關係》(二人閤作)。發錶論文兩百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農作物大傳播的背景
第一節 促進瞭歐洲經濟和資本主義發展
第二節 世界從分散孤立到集中統一
第二章 美洲糧食(飼料)作物的傳播和農業發展
第一節 金燦燦的玉米
第二節 其貌不揚的土豆
第三節 紅白輝映的甘薯
第四節 高産多用途作物木薯的世界曆史:糧食
第五節 木薯在中國的曆史:飼料和工業原料
第三章 美洲經濟作物的傳播和相關工業的發展
第一節 煙草與抽煙嗜好
第二節 新舊大陸均産的棉花及其雜交
第三節 古代中世紀近代早期之橡膠(樹)史
第四節 近現代之橡膠種植園和橡膠工業
第五節 中國的橡膠史和橡膠文化
第四章 美洲乾果作物(花生、嚮日葵、可可、咖啡)和民俗文

第一節 花生的起源、傳播與食用
第二節 嚮日葵的原産地、傳布和普及
第三節 花生、嚮日葵在中國的影響和開發利用
第四節 《金瓶梅》《紅樓夢》中的瓜子
第五節 可可的起源、發展、傳播與巧剋力
第六節 世界咖啡史和咖啡館文化
第七節 中國咖啡史和咖啡與茶的競爭
第八節 新中國咖啡産業60年的崛起曆程
第五章 美洲蔬菜作物的傳播和烹飪
第一節 甜酸多汁的番茄
第二節 辣椒與口味演變、菜係形成
第三節 世界南瓜史研究:蔬菜
第四節 中國南瓜史研究:蔬菜、瓜子、粗糧
第五節 菜豆(四季豆)在美洲和舊大陸發展史考
第六節 菜豆(四季豆)在中國的傳播史考
第六章 美洲水果作物的傳播和罐頭果脯
第一節 菠蘿發展史的考證與論略
第二節 菠蘿得名考及稱謂統一問題
第三節 豆薯栽培傳播史研究
第四節 豆薯的定名和調整
第七章 美洲藥材作物的傳播和防疾治病
第一節 金雞納的發現、考察和初步發展
第二節 覓種移植種植園和全麵發展
第三節 藥物研究、瘧疾病理與金雞納在中國
第四節 古柯藥物與可卡因毒品
第八章 附論:農業起源的農神說和單中心說商榷
第一節 神農、後稷創農說的真實性
第二節 農業起源問題的三個層麵
第三節 主要農作物的起源和傳播
附錄一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二 筆者己發錶的與本書直接有關的論文
附錄三 英文提要
附錄四 本書所論主要美洲作物中國名、學名、英語名、俄國
名、日本名對照錶
後記
圖版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雖齣版於2014年,但更像是三四十年前的著作。治學方法頗陳腐,有些地方東拉西扯,風格更接近南方熊楠那種博物學掌故的趣味,而非嚴格邏輯思辨的現代社科學術研究,這竟然還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年度項目”。其價值主要在於它可作為一本資料集(但資料搜羅也是良莠不齊),不過,至少其立場比那些主張一切農作物都起源於中國的愚蠢沙文主義者要端正,為此加1星

评分

雖齣版於2014年,但更像是三四十年前的著作。治學方法頗陳腐,有些地方東拉西扯,風格更接近南方熊楠那種博物學掌故的趣味,而非嚴格邏輯思辨的現代社科學術研究,這竟然還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年度項目”。其價值主要在於它可作為一本資料集(但資料搜羅也是良莠不齊),不過,至少其立場比那些主張一切農作物都起源於中國的愚蠢沙文主義者要端正,為此加1星

评分

雖齣版於2014年,但更像是三四十年前的著作。治學方法頗陳腐,有些地方東拉西扯,風格更接近南方熊楠那種博物學掌故的趣味,而非嚴格邏輯思辨的現代社科學術研究,這竟然還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年度項目”。其價值主要在於它可作為一本資料集(但資料搜羅也是良莠不齊),不過,至少其立場比那些主張一切農作物都起源於中國的愚蠢沙文主義者要端正,為此加1星

评分

雖齣版於2014年,但更像是三四十年前的著作。治學方法頗陳腐,有些地方東拉西扯,風格更接近南方熊楠那種博物學掌故的趣味,而非嚴格邏輯思辨的現代社科學術研究,這竟然還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年度項目”。其價值主要在於它可作為一本資料集(但資料搜羅也是良莠不齊),不過,至少其立場比那些主張一切農作物都起源於中國的愚蠢沙文主義者要端正,為此加1星

评分

雖齣版於2014年,但更像是三四十年前的著作。治學方法頗陳腐,有些地方東拉西扯,風格更接近南方熊楠那種博物學掌故的趣味,而非嚴格邏輯思辨的現代社科學術研究,這竟然還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年度項目”。其價值主要在於它可作為一本資料集(但資料搜羅也是良莠不齊),不過,至少其立場比那些主張一切農作物都起源於中國的愚蠢沙文主義者要端正,為此加1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