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比利被判转往专收精神异常罪犯的“人间地狱”利玛医院。在那里,医师不相信他是多重人格分裂,对他施以电击疗法,强迫他服用各种镇静剂,阻碍了他的人格融合。比利如何幸存?初步融合成功的人格,何时才能重获自由?
一个护士哭着请求他吃东西……
比利现在意识到……只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崩溃,那么就没有人能使自己崩溃了……
他胃部肿胀,牙床一碰就流血,视线也开始模糊。当他把手从面前移开时,看到的只是手指在空气中划过的痕迹……
比利拖着身体走到洗脸池旁,看见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枯黄,凹陷的眼睛周围有两个深深的黑圈。他感到虚弱无力,知道自己快不行了。眼前开始发黑,他强撑着喝了一小口水。他觉得很奇怪,似乎有什么东西不见了。他聆听着,但周围一片寂静……
关于作者
丹尼尔 • 凯斯
Daniel Keyes,1927-2014 年
1927 年生于纽约。他曾在杂志社工作(即后来的漫威漫画),在转行任中学老师时,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因《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荣获“雨果奖”和“星云奖”。拥有心理学背景的丹尼尔 • 凯斯,擅长在小说中探讨人类最精微、最深层的心理问题。他在俄亥俄大学任教时,便开始以多重人格为创作的方向,1981 年出版的《24 个比利》,让他的名字与“精
神分析小说”划上等号。2014 年 6 月 15 日丹尼尔 • 凯斯因肺炎并发症于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家中去世。
关于比利
威廉 • 斯坦利 • 米利根
William Stanley Milligan, 1955-2014 年
又被称为比利 • 米利根(Billy Milligan),1955年生于迈阿密。他于 1977 年因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犯下三宗强奸罪被警方逮捕。在审讯过程中,比利被诊断为罕见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患者,他亦因此被判无罪,案件受到高度关注。1981 年,作家丹尼尔 • 凯斯创作的纪实传记《24个比利》出版,该书详细记录了比利从童年到1979 年法院审判期间的经历,他复杂的精神状态、令人困惑的多个人格。1993 年丹尼尔 • 凯斯写了续作《比利战争》进一步披露比利于 1979 年被关到利玛医院直到 1991 年法院正式宣布假释刑期结束,比利终获自由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但第二本书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无法出版。迄今只出版有中文、日文和法文版。
1996 年比利曾发表一篇声明,表示他居住在加州,拥有一家小制片公司,尝试制作一部基于《24 个比利》和《比利战争》的电影,他也训练过约翰尼 •德普等一些演员如何饰演自己。
2014 年 12 月 12 日比利因癌症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去世。
关于译者
邢世阳,1980 年生人,机械工程师,现居科隆。
《24个比利》一书中的米利根虽然拥有24个分裂的人格,但是他只是一个被魔鬼附身的可怜孩子。造成这一切的祸首是他童年的暴力、被虐待。《比利战争》是继《24个比利》12年之后的第二部,记录米利根在犯罪后狱中的生活。本来有一位朋友玛丽给了他希望,可是法院又将米利根送往了...
评分今天終於把《比利戰爭》看完了。 《比利戰爭》是《24個比利》的續篇。在拜讀過《24個比利》後, 對書中的主角比利的印象(或是他各個人格的印象?)真的十分深刻。還記得我是由一封fwd mail開始對他產生興趣的~ 這次他聯合內心的多重人格,一同在地獄般的利瑪醫院為尋求尊嚴而奮鬥...
美帝未出版是否因为“政治不正确”?感谢这本书有中文版。
评分比利终于以死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得知他已于去年死于癌症,只希望他死前那几年过得舒坦些,少回忆起以前的事情。以前看新闻里精神病患者被免于刑罚时都嗤之以鼻,看了比利这两本书后倒是对这类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比利终于以死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得知他已于去年死于癌症,只希望他死前那几年过得舒坦些,少回忆起以前的事情。以前看新闻里精神病患者被免于刑罚时都嗤之以鼻,看了比利这两本书后倒是对这类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通宵看的电子版,当时完全没意识到是第二部了…讲真,看到后来真的觉得那是24个人而不是24个人格……
评分因为未知,所以恐惧,从而对其无能为力的控制产生憎恨,大概是当年大众对比利态度的最合理解释,如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Ron,经历纵使人唏嘘,其实也是一番人生;如果《24个比利》是用科普态度告诉你还有这种世界,那《比利战争》就是为我们对待这种未知世界下了一个人性黑暗的注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