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真的喜欢某人,还是觉得应该喜欢他就自以为喜欢上了他?看到亲人离世,我们是真的感到悲伤,抑或只是习惯性地表达哀悼?我们是真的希望成为一名律师或医生,还是仅仅因为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且收入丰厚?
《我们内心的冲突》指出,由于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这些主宰我们人生的基本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不但虚构了“理想化意象”自欺欺人,通过“外化”把责任推给他人,还基于不同的性格倾向发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顺从型选择了“亲近人”、攻击型选择了“对抗人”、疏离型选择了“远离人”。但是,这些策略更像是精致的代偿与逃避,不但没有消除冲突,反而使我们深感恐惧、焦虑和绝望,无法真诚地投入任何关系或者工作中,觉得一切已经定型,再也不会有所好转,以致在神经症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卡伦•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此,她认为,只要改变了产生冲突的条件,就能真正解决它们。而只有解决了冲突,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健全、完整和成熟,发现生活的意义和内在的安宁。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社会心理学先驱。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学的修正,主要表现在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并由此创建了“社会文化学派”这一新的精神分析流派。其主要著作有:《自我分析》《女性心理学》《精神分析新法》《我们内心的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等。
这本书我今天下午才开始读,读完以后就立刻读完了第二遍。我深深的感觉霍妮写的许多想法就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说是知音真的不为过了,同时现实也是如此的血淋淋,我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更要有毅力去改变。 至今我的人格里面属于屈从人和孤独人。都是为了能够解决自己内心的冲...
评分相比较《我们时代的神经症》,霍妮的这本更成熟,算是代表作,但尚不如霍妮的《自我的挣扎》。相比较同时代的弗洛姆,霍妮的哲学思考比较单薄,不同于弗洛姆会寻根于诸如“异化”这样的概念(受惠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意识),霍妮的书很少涉及哲学概念,尽管偶有应用尼采和克...
评分曾几何时,我深陷于鲸腹一般的地铁中,恼其糟糕的阅读环境,加之不想盯着手机,于是选择放空,偷偷观察四周。 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无论是醒着的或睡着的,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醒着的人往往扎进手机屏幕,透过各种精彩纷呈的APP 来暂时忘却身处逼仄、人味浓郁的车...
评分在我们这个时代,“认识你自己”已经成了一种口号,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往往浮于表面。市面上充斥的心理自助和成功学书籍,更多关注的是励志和人际交往技巧,并没有真正向内挖掘。而您手上的这本书,对内心世界做了勇敢而详尽的探索,当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从中找到自...
评分学术型心理处方单
评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强迫!"无法、必须、逃避、爆发、紧抓、极其"等等大量的词汇,导致读的过程中心里一直有一团奇怪的情绪,甚至感觉到自己有病。这是早期病理学发展出来的特征吧,文字勾起模糊的意象,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对号入座。
评分第五章比较受用 但除此以外 越往后看也就越进一步加深了一直以来对精神分析的保留态度 当我们过于强调「balanced」「whole-hearted」这些词的时候 它们就已经失去意义了
评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强迫!"无法、必须、逃避、爆发、紧抓、极其"等等大量的词汇,导致读的过程中心里一直有一团奇怪的情绪,甚至感觉到自己有病。这是早期病理学发展出来的特征吧,文字勾起模糊的意象,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对号入座。
评分语言很通俗易懂,但最后的解决方案略扯淡,看完后就像做了一个大型心理测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