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
薛定谔这只离奇的、著名的“猫”从何而来?
探索科学史上最离奇的佯谬,
感受物理学里最迷人的量子世界。
这只不死不活的猫总是像噩梦一样让物理学家们不得安宁……
全面论述了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并赋予那些无限复杂又伤脑筋的实验以生机,使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握现代量子力学之谜。
内容介绍:
《寻找薛定谔的猫》是一本跨越量子力学、物理学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科普图书。它就像一个科学向导,带着读者领略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它又仿佛是一本思想史,把物理学家们的思维过程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看到科学家成功前的一次次失败。格里宾在《寻找薛定谔的猫》中生动地描述了科学家得出他们理论的过程,让读者轻松地理解瞬间的真实性和一般量子力学。
作者介绍:
约翰•格里宾(John Gribbin),英国著名科学读物专业作家,萨塞克斯大学天文学访问学者。他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现在是苏塞克斯大学的客座天文学研究员。曾先后在《自然》志和《新科学家》周刊任职。1974年约翰•格里宾以其关于气候变迁的作品获得了英国最佳科学著作奖。经常替《泰晤士报》、《卫报》和《独立报》撰写有关科学的文章,著作等身(50多部)其中包括《寻找薛定谔的猫》(海南出版社)、《大宇宙百科全书》(海南出版社)、《探索大爆炸》、《漫画时间史》(与凯特•查尔斯沃思合著)等书。
名家推荐:
既有思想深度,路数又非常清晰。是非常难得的高级科普读物。完全读懂这两本书是不容易的,但却非常值得一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方在庆
只要你有一点点耐心,你一定可以看懂。这两本书写得的确很好,是目前有关这一内容写得最好的书。我可以保证这一点。
——华中科大物理系教授 杨建邺
我是听说过,才来找这本书的,说是伟大的物理科学家们的启蒙读物,有人是读了这本书才对物理产生兴趣的,偶也想读读,不是为了成为什么家,只是想看看这样的书是什么内容,怎么来写的,看了前面的一篇,有点困惑了,这样的文章,成人看了有点困难,更况是孩子,我想一定会有别 ...
评分对于一个只有高中物理基础的人,在看完第一章的第一部分以后就开始头皮发麻……太多的专业术语让人很难接受,既然本书定位于科普级别,应该多加几个脚注。 看完第一章仅仅对量子力学的发展史有个了解,也可能是翻译的水平太差,以至于在读完第一章之后便把书丢在一旁了。
评分 评分如标题,把它当作专门的科普读物还行。其实是两本书合本。翻译很差,有错别字,有些根本不通顺,要是能直接读英文版的话最好不过了。同时严重怀疑译者只是个英语好但是不懂量子物理的人。读了之后突然对这个世界有了许多好奇,想对真实世界更加地了解,这个也算是一种收获了。
评分如标题,把它当作专门的科普读物还行。其实是两本书合本。翻译很差,有错别字,有些根本不通顺,要是能直接读英文版的话最好不过了。同时严重怀疑译者只是个英语好但是不懂量子物理的人。读了之后突然对这个世界有了许多好奇,想对真实世界更加地了解,这个也算是一种收获了。
买了中文版才发现kindle也可以看原版 (可能也有了解的稍微多一点的原因)觉得作者讲的真的非常清楚而且延伸的也很多 不会说的太简单导致很多东西根本没解释 也不会难到门外汉我看不懂 但是到讲开哥本哈根解释 各种名词和概念 插图还不在解释的同一页 看的时候真的很费解 但是我觉得这完全是翻译和排版的过 翻译真的很糟糕
评分前半部分,帮助理解了人对世界的“观”,对世界的认知,特别是在微观部分。 后半部分,老实讲,有些看不懂了。 好吧。。。
评分前半部分,帮助理解了人对世界的“观”,对世界的认知,特别是在微观部分。 后半部分,老实讲,有些看不懂了。 好吧。。。
评分1983年的经典科普,如今读来依然对普通人来说显得艰深。三十多年过去,量子计算已经越走越近,但我们不知何时才能完满地告慰一下薛定谔的猫。
评分作者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很好的。但翻译实在太差,甚至把牛顿“爵士”翻译成“骑士”,太违和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