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明代吐鲁番的几个问题/陈高华
1.1 吐鲁番地面的土地和人口
1.2 吐鲁番速檀的世系
1.3 吐鲁番与明朝的关系
2 摩尼教人华年代质疑/林悟殊
3 噘哒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余太山
3.1 关于噘哒的起源
3.2关于噘哒对索格底亚那的占领
3.3 关于噘哒对萨珊波斯的入侵
3.4 关于噘哒对笈多印度的首次入侵
3.5 关于噘哒时代中亚地区的贸易
3.6 关于噘哒兴起对中亚佛教兴衰的影响
3.7 关于噘哒的族属
4 新疆怯卢文书中之kosava即氍□考
——兼论“渠搜”古地名/马雍
5 西汉以前新疆和中原地区历史关系考索/王炳华
6 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上)/陈得芝
6.1 前言
6.2 前四汗时期漠北的建置
7 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的初步研究/韩康信
7.1 早期的研究
7.2 近期的发现与研究
7.3 对新疆古人类学材料研究的初步讨论
8 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宿白
9 《水经注》中的扦泥城和伊循城/章巽
9.1 《水经注》关于鄯善的记述
9.2 《水经注》和《新唐书·地理志》之间的矛盾
9.3 错误的发生是在《水经注》方面
9.4 错简改正后的《水经注》文
9.5 附说:对楼兰故城遗址的观察
10 米国钵息德城考/马小鹤
11 关于新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新认识/陈戈
12 唐代六胡州与“康待宾之乱”/周伟洲
12.1 六胡州建制沿革及地望
12.2 “康待宾之乱”及其性质和影响
13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田广金,郭素新
13.1 早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及与周围诸文化之关系
13.2 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类型之比较
13.3 朱开沟发现的青铜器资料
13.4 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伴出的陶器分布及其演变
13.5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
13.6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传播
14 敦煌吐蕃官号“节儿”考/王尧
15 洛阳所出怯卢文井阑题记
——兼论东汉洛阳的僧团与佛寺/林梅村
15.1 发现始末及文字鉴定
15.2 铭文的缀合与研究
15.3 东汉洛阳僧团
15.4 东汉洛阳的寺院
16 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乌恩
16.1 发现与研究概况
16.2 分布、年代与文化特征
16.3 城郭与农业、手工业
16.4 匈奴族源问题的探索
16.5 匈奴与中原地区的紧密关系
17 中亚浩罕王统考/潘志平
17.1 史料
17.2 考述
17.3 谱系表
18 于阒文的蚕字、茧字、丝字/段晴
19 略论大乘《大般涅粲经》的传译/王邦维
19.1 大乘佛教的《大般涅槃经》
19.2 大乘《大般涅槃经》的梵文残本
19.3 大乘《大般涅槃经》的三种汉译本
19.4 大乘《大般涅槃经》的两种藏译本
19.5 大乘《大般涅槃经》的突厥语译本
19.6 大乘《大般涅槃经》的粟特文译本
19.7 大乘《大般涅槃经》:残本的梵汉对照
19.8 大乘《大般涅槃经》:几种文本的来源
19.9 大乘《大般涅槃经》形成的年代问题
19.10 从汉译本推测《大般涅粲经》早期的形态
19.11 “前分”与“后分”
19.12 从大乘佛教的历史看《大般涅槃经》
20 回鹘西迁前后西部天山地区的突厥语诸部/华涛
20.1 旧有的史料不能说明840年事件后西部天山的政局
20.2 30年代后期西部天山的动荡
20.3 伊本·忽尔达兹贝关于西部天山突厥语诸部的记载
20.4 萨剌姆东使记中的西部天山地区
20.5 结论
21 步摇、步摇冠·摇叶饰片/孙机
22 西域史上的一个幻影
——“伊斯兰神圣国家”或“和卓时代”考实/魏良弢
22.1 幻影的由来
22.2 叶尔羌汗国时期和卓家族的活动
22.3 1680—1759年和卓家族的活动
22.4 结束语
23 脱火赤丞相与元金山戍军/刘迎胜
23.1 大德十年也儿的石河之战中的Tughaehi丞相
23.2 Tuchaehi即脱禾出
23.3 窝阔台汗国灭亡后的西北边境
23.4 边界纠纷与沿边对峙的两国军队
23.5 来自卜罗城的战斗警报
23.6 也先不花有意求和
23.7 怯别、也不干战败
23.8 战事的扩大
24 唐代胡化婚姻关系试论
——兼论突厥世系/卢向前
24.1 敦煌籍帐胡化婚姻材料之分析
24.2 裴行俭结姻之分析
24.3 突厥可汗世系之辩证
25 匈奴的游牧经济:兼论游牧经济与游牧社会政治组织的关系/王明珂
25.1 前言游牧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政治组合的基本问题
25.2 匈奴的游牧经济
25.3 匈奴帝国与匈奴游牧经济的关系
25.4 匈奴与西羌在游牧经济与政治组合上的比较
25.5 结论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