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龍應颱 教育 書信集 文化 書信 文學 隨筆 散文隨筆
发表于2025-02-02
親愛的安德烈(插圖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傢書(插圖第2版)》—— 兩代共讀的36封傢書 + 龍應颱新版筆記 + 安德烈授權發錶的照片 + 華人世界各地讀者的感動來信。
“親愛的安德烈……”,“親愛的MM……”
龍應颱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14歲。當她卸任颱北市政府的工作(馬英九市長親自前往德國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長,任期內推動本土文化、樹木保護等措施),重新有時間陪傢人過日子的時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歲青年大學生,有瞭駕照,可以進齣酒吧,臉上綫條棱角分明,眼神寜靜深沉,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裏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自己的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多歲;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瞭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龍應颱無論如何要認識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從此,他在德國,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颱灣,母子倆用瞭長長的3年時間相互通信——“18歲那一年”,“年輕卻不清狂”,“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學生哪裏去瞭”,“為誰加油”,“你知道什麼叫21歲”,“獨立宣言”,“嚮左走,嚮右走”……平等得令人驚訝,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們原來也可能在他18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他們做瞭不同的嘗試——她努力瞭,他也迴報以同等的努力。龍應颱“認識瞭人生裏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瞭自己的母親”。
【龍應颱】1952年生於颱灣,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33歲著手寫《野火集》抨擊時弊,21天內再版24次,對中國兩岸發生深遠的影響。34歲第一次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且成績不佳——《親愛的安德烈》與《孩子你慢慢來》、《目送》,是這堂“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2007年9月20日,是母子通信專欄開瞭3年之後,龍應颱這樣說安德烈:“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瞭。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瞭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18歲的人。”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1985年生於颱灣,與首版《野火集》同齡,8個月大後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進入香港大學經濟係,認為經濟很“好玩”。
2007年8月25日,是母子通信專欄開瞭3年之後,安德烈這樣說媽媽:“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14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21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彆人’!”
然而我覺得他們倆都和我是另一代人,也並沒有很多親子關係的革新,讀起來沒有共鳴
評分很一般般
評分很一般般
評分關於和孩子的關係、他們未來的路,我也有很多的睏惑、思考。
評分龍應颱母子的關係比較特殊,他們有著國彆和文化傳統的不同,傢書中則能體現這些不同內容間的碰撞。
我,与许多同龄人一样,被灌养了中国牌饲料长达二十一年。从小到大,我这一代人就被告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成为祖国未来众多泥水匠之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被身边的人视为“悲观绝望”异类的我一直被批评:“你太悲观了”。在中国这样...
評分读完了龙应台和他儿子的36封信,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撞击总能让我感触良多。就像中学时代读刘墉,那种被一位智慧的长者尊尊教导后而突然觉得应该要来思考一下人生的感觉依旧存在。 我的父母都是传统的工厂职工,上山下乡,进国企,然后又随着国企改革一下子被甩到这个大大的社会漩...
評分 評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由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合著的,主要内容是龙与安的通信。通信的初衷是使相隔多年的两人重新认识。“我要重新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龙应台说。“这些通信,虽然是给读者的,但是它其实是我们最私己,最亲密,最真实的手印,记下了,可下了我们的三年生活岁月...
評分这是一本晚来了5年的书,但能在25岁时读到这本书,也不算太晚吧,至少,还是能成为龙先生晚一辈的人吧?有人说去趟香港带几本书回来太傻,我不那么认为…… 我18-21岁的时候和安德烈一样,应付可恶的大学入学考试,承担着所谓学业的负担,没有融入社会,总把世界想象的很...
親愛的安德烈(插圖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