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允晨文化
作者:王明珂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7
价格:NT$3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579439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王明珂
  • 史学理论
  • 历史
  • 人类学
  • 社会学
  • 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 文化研究
  • 历史学
  • 史学反思
  • 历史研究
  • 学术反思
  • 批判性思维
  • 历史方法
  • 知识建构
  • 历史书写
  • 学术规范
  • 历史真实性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內容為作者結合史學與人類學之作《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擇》等書的知識論基礎。透過人類生態、本相/表相、認同/記憶、文本/情境等概念,作者提出一種由表相(文本、圖像、電影、社會事件等等)認識社會現實本相的分析法。稱之為反思史學,作者希望讀者/研究者能因此練就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範知識蒙敝的真實世界及其歷史變化過程,因此對外在世界有真實體認,以及反思與反應。

作者简介

王明珂

1952年出生於南台灣黃埔軍校旁的眷村。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1983),美國哈佛大學博士(1992)。任職於歷史語言研究所30年,目前為該所特聘研究員。2014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30屆人文社會科學組院士。長期從事於結合華夏與華夏邊緣,以及結合人類學田野與歷史文獻的中國民族研究,其多點、移動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東緣羌、藏、彝族地區。主要著作有《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擇》,以及《尋羌》、《父親那場永不止息的戰爭》等田野雜記及隨筆集。

目录信息

引言
謝詞
前言—為什麼赤腳慣了踩在銳石上不知痛?
第一章 事實與現實
第二章 典範與邊緣
第三章 人類社會的基本面貌
第四章 表相與本相
第五章 記憶與社會
第六章 文本與情境
第七章 文本結構與情境結構
第八章 三種文本表徵分析策略
第九章 結語:邊緣、移動與反思性研究
附 錄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電影與小說觀讀之後
參考書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書為王院長多年研究成果之選精集萃後的義理昇華,也是作者作為一個史學工作者對何為「史學」這一問題一路上不停追問而暫時給出的答案。 前言中,作者用一句耐人尋味的說明反思的重要性: 經常受歧視辱罵的人,心上也會生出一層老繭,以避免太多外來的侮辱刺激讓心淌血。(P4...  

评分

评分

作者以羌族研究为基础和案例说明反思史学的必要性。历史会有洞见,同时也带来遮蔽。从国族的层面来看,少数民族的历史建构无疑是个绝佳的观察角度。历史记忆文本与社会情境之间存在大体一致的对应关系,历史记忆文本作为历史的“表相”,会催生出习行,而这些习行又会反过来强...  

评分

当作本科或者以上的通俗读物,虽说通俗,但显得生硬,和课本教材一样,缺乏灵动与深刻启发性,当教材读就算了吧!

评分

文/严杰夫 “我们,是我们所记得的我们。”罗杰威廉姆斯大学的两位历史学家杰弗里·梅里韦瑟和劳拉·达莫雷在一本研究美国纪念史的作品里如此写道。在这部作品里,两位作者探讨了美国历史是如何通过纪念碑、神话、政治演讲、博物馆等物体和文字来建构的。 事实上,这两位...  

用户评价

评分

零零碎碎读了1.5遍,大概还要接着读。之前以为本书是“讨论如何解读历史文本背后的政治意图”之类的,结果是“提示历史文本之所成的历史背景本身”,或云“提供一种经由历史文本来思辨历史本相的工具”。就是这样的书让我时不时觉得历史真是有趣而充满智慧的学科呀~读完想去找看看作者之得此理论总结的研究成果们

评分

我们所谓“历史”,不过是一层包裹我们足底,妨害我们感知更真切的情境的老茧。而反思性的历史,则是戳破这层茧的利器。许多部分与自己多年所想的问题不谋而合,可惜不能如作者这样清晰明达地思考和表达出来。

评分

反思性史学,操作起来还是不易的,而且运用起来也摆脱不了主观性。但是在使用史料时背后这个“为什么”是一直要在大脑里自问的。先生写得很中肯也不会腾空摆理论和大道理,好看!有收获!

评分

(补标同时也加上以前写的感想吧,虽然三年过去自己现在的想法又有微妙变化)记得就是去年这个时候读毕《华夏边缘》,一年时间,断断续续将王明珂的主要著作翻检一遍,的确很精彩,无论是表相—本相模式引导下的史料解读还是从现实中找到观察古代的钥匙,更不要说还有流畅的文笔。但到现在我依然认为王明珂是种瘾,在分析其他文本schematic时,自己的叙述却越来越显示出范式化的倾向,可就像他说的,历史研究是反思而不是解构,且史料解读是对话而不是压榨,过度社会学化的历史学难免呈现出一种“套路”与目的导向性,那种难以言说的似曾相识可能正是历史学家极力避免的吧,毕竟史无定法,所有线性和模式都是以牺牲细节为代价的。

评分

书是个好书,就是高价买了本盗版书!不能忍!关于历史学也可以做田野调查以及历史事实与历史的区别与辨别,典范史学与边缘史学的前世今生,确实值得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