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遺忘的盟友

中國,被遺忘的盟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世界齣版社
作者:[英]拉納·米特(Rana Mitter)
出品人:
頁數:397
译者:蔣永強
出版時間:2015-4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045293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二戰
  • 中國
  • 抗日戰爭
  • 中國近代史
  • 近代史
  • 戰爭
  • 民國
  • 中國
  • 抗日戰爭
  • 盟友
  • 曆史
  • 戰爭
  • 國際關係
  • 二戰
  • 被遺忘
  • 抗戰
  • 曆史真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有2017年2月第6次印本

著者簡介

費正清、史景遷之後的西方“新生代中國通”

拉納•米特,西方新一代中國抗戰史研究權威,38歲即成為當時牛津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現任現代中國政治與曆史學教授。他在2007年創辦的牛津大學中國抗日戰爭研究中心,2014年升格為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成為西方漢學界的權威研究機構之一。

從2004年開始,他便輾轉多國為本書查閱資料,耗時十年纔最終完稿。本書一齣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極大反響,贏得《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多國媒體盛贊。

圖書目錄

推薦序Ⅰ 中國本為世界而戰,世界須還中國公道! 1
推薦序Ⅱ “二戰”迴眸:西方遺忘瞭浴血的中國 4
前 言 重慶重生:現代中國的縮影 7
第一部分 大戰在即
第1 章 逆轉的實力 22
曾幾何時,日本一度恭恭敬敬地遣使赴華,但現在卻刀劍相嚮。甲午一戰,東亞的強弱徹底易勢,而中國的救亡運動也從此拉開序幕。那是一個風雲激蕩的時代,毛澤東、蔣介石、汪精衛等風雲人物紛紛登上曆史舞颱。一幕震撼天地的大劇即將上演……
“三韆年未有之變局” | “小兄弟”崛起 | 年輕的革命者們
第2 章 未能統一的中國 38
救國良方何在?是三民主義還是共産主義?是靠攏英美還是跟緊蘇聯?正當國共兩黨因救國道路分歧發生衝突之時,飽受西方國傢白眼的日本,終於將拯救亞洲的“泛亞主義”惡意扭麯為“大東亞共榮圈”。從此,這兩個一衣帶水的近鄰開始瞭最不可理解的相互敵視,血雨腥風已然不可避免。
統一中國之戰 | 清黨大屠殺 |
從“泛亞主義”到“大東亞共榮圈”
第3 章 多維度衝突 51
中國不僅有對日本極其重要的“滿濛生命綫”,更是日後日本與蘇聯博弈、霸占亞洲的超級絆腳石。懷著誌在必得的欲望,以九一八事變為開端,日本開始製造一係列惡性挑釁事件。終於,曆史的時鍾走到瞭1937 年7 月7 日,一場曠古罕見的廝殺即將展開……
暗中備戰 | 凶險的長徵撤離 | 迷霧中的西安事變 |
從東北斬嚮華北的武士刀
第二部分 兵災連綿
第4 章 七七事變 74
1937 年7 月7 日,宛平,盧溝橋。一場對現代中國影響深遠的戰爭就此爆發。麵對強鄰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宋哲元說不,蔣介石說不,全中國奮起反抗!盧溝橋上的槍聲震撼瞭華北,中國數韆年曆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重,也勝得最揚眉吐氣的對外戰爭就此打響……
1937——猙獰之年 | 中華民族到瞭最危險的時候 |
國共再攜手
第5 章 淞滬會戰 92
日本勢在必得,中國勢所必守,王牌對王牌,精銳拼精銳。蔣介石一口氣投下重兵60 萬,嚮天下昭示政府的抗日決心,義之所至,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淞滬血戰三月,日本軍閥“三月亡華”的幻夢如輕煙般逝去,中國卻也開始瞭“衣冠西渡”的漫漫徵程……
浴血淞滬 | 衣冠西渡
第6 章 恐慌西逃 103
日本的悍然入侵打亂瞭中國民眾平凡的生活,自西晉、北宋兩次為躲避戰亂而進行的大規模人口遷移之後,中國曆史上的第三次大遷徙上演瞭。這是一幅怎樣的血淚交織的慘烈畫麵!占當時中國人口總數四分之一的人(1 億)踏上瞭這一條萬難徵程,前路漫漫……
四海西奔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傢園何處
第7 章 南京大屠殺 119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很多城市都曾被血淚浸染,最悲慘莫過於南京。1937 年12 月,南京保衛戰失利,日本軍隊攻陷南京城。在隨後的6 周裏,南京變成瞭人類曆史上絕無僅有的恐怖地獄……
固守,唯一的選擇 | 南京,南京! | 難以安息的亡魂
第8 章 血戰颱兒莊 140
為實現早日滅亡中國的目標,日軍從南北兩端夾擊徐州。颱兒莊激戰半月,國民革命軍付齣巨大犧牲,斬獲萬餘敵軍。颱兒莊的捷報大大鼓舞瞭中國軍民的士氣,也為徐州會戰增添瞭一抹亮色。
“抗戰以來首次大捷” | 一戰雪恥
第9 章 緻命黃河 153
1938 年初,氣焰囂張的日軍在取得瞭一係列勝利之後,兵鋒直逼華中重鎮武漢。為瞭延遲敵軍進攻速度,國民政府忍痛實施瞭“花園口決堤”,希圖以水代兵。然而,麵對著浩浩濁流,最先被奪走的是數百萬中國民眾的傢園,甚至,還有眾多鮮活的生命……
逼麵而來的日軍 | 韆年一嘆花園口 | 燒在曆史上的火
第三部分 孤軍奮戰
第10 章 重慶大轟炸 168
相比於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的知名度要小得多。這固然有政治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曆史的真相不該因任何原因被掩埋,重慶作為中國的戰時首都,承擔瞭太多的苦難和辛酸。現在,讓我們走進曆史,瞭解這座中國西部城市的不屈與頑強。
陪都的艱辛 | 慘無人道的大轟炸 | 戰時當國何其難
第11 章 汪僞叛國 194
蔣介石寜為玉碎,不為瓦全。汪精衛卻要另闢蹊徑走“麯綫救國”之路,是真心還是假意?到底是留在重慶繼續伴隨蔣介石,還是和日本做筆買賣?但現在睏擾汪精衛的還不是這些問題,最讓他頭痛的是如何在軍警密布的重慶從蔣介石的眼皮底下逃齣來……
“麯綫救國” | 蔣介石的決心 |
汪精衛、周佛海與“低調俱樂部” | 驚險的齣逃
第12 章 珍珠港,中國的曙光 208
1938 年底,中國抗日戰爭進入瞭相持階段。隨著中日兩軍間大規模會戰的減少,國共兩黨間的摩擦卻愈演愈烈,最終釀成瞭震驚世界的“皖南事變”。另一方麵,隨著日本對東南亞的加速入侵,美英等國對日本的製裁也付諸行動。不甘與惱怒促使日本策劃並實施瞭珍珠港偷襲……
持久戰 | 汪僞政府的成立 | 不得不說的摩擦 |
攻擊目標:珍珠港
第四部分 飲鴆為盟
第13 章 目標,緬甸! 236
“珍珠港事件”促成瞭中國與美英的結盟,卻也因為必須承擔盟國的責任而齣兵緬甸,這是一個令近代中國揚眉吐氣的時刻。大軍齣國門,國威揚四方。但盟友間的關係卻並非想象中那麼融洽,蔣介石和史迪威相互間越來越看不上眼瞭……
中美蜜月 | “醋喬”史迪威 | 遠徵緬甸
第14 章 河南大飢荒 260
如果隻能用一個詞來描述1942 年的河南,絕對非“飢餓”莫屬。為瞭活下去,人們吃草、吃樹,甚至吃土,最後發展到吃人。實在沒吃的瞭就逃荒,可兵荒馬亂的環境連荒也難逃……天災、兵災還有趁機斂財的腐敗官員,中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實在是太苦瞭!
前所未有的睏境 | 恐怖的大飢荒 |
蔣介石的應對之策 | 國共殊途
第15 章 門戶清理 276
麵對戰爭的嚴酷環境,蔣介石、汪精衛不約而同地選擇瞭加強極權統治。這項在當時看起來不得不采取卻又十分危險的舉措,將會産生深遠的影響。而戴笠、李士群的恐怖手段每每令人聞之戰栗。
“軍統”與戴笠 | “魔窟”76 號
第16 章 開羅會議 286
開羅會議的新聞公報義正詞嚴地嚮日本錶明瞭中美英三國同盟的堅定立場,也凸顯瞭傾一國之力抵抗日本達6 年之久的中國獲得瞭前所未有的國際認同。在蔣介石看來,此次會議清晰地顯示瞭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
美英兩國間的抉擇 | 東亞大棋局 | 開羅會議 |
“一號作戰”大幕拉開
第17 章 反攻緬甸和豫湘桂會戰 305
緬甸反攻,雖勝猶敗,盟軍死傷慘重。中國大陸豫湘桂等地接連失守,令國民黨內和軍隊腐敗問題凸顯。國民黨兩地抗日,疲憊不堪,而共産黨在延安實力逐步壯大,蔣介石備感壓力,國民政府前途未蔔……
生命綫——滇緬公路 | 不堪迴首豫湘桂 |
“迪剋西使團”延安行 | 勝利在望
第18 章 蔣史交火 322
1944 年蔣介石和史迪威的關係勢同水火,雙方均無意願再繼續閤作。史迪威尋求羅斯福支持後率先發力,蔣介石也不甘示弱,一場政治角力正式展開。麵臨非此即彼的選擇,羅斯福在權衡各方利益後,又會做齣怎樣的選擇?
衝突爆發 | 蔣介石攤牌
第19 章 百年國恥今日雪 332
隨著“二戰”在歐洲率先結束,中、美、蘇三方勢力重新聚焦亞洲,抗日戰爭也接近尾聲。日本麵臨何種絕境被迫投降,而蔣介石政府又如何意外獲勝?抗戰勝利後,中國的統一之路仍然荊棘叢生,一場內戰即將爆發。
絕處逢生 | 雅爾塔協議 | 抗日戰爭勝利
後 記 不能被遺忘的盟友 351
注 釋 363
附 錄 38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以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发生时间之近,中国战场二战史本最不应被遗忘,但是因为牵涉各当权势力的历史基础和合法性,东亚各种官方解读“罗生门”到极致;因为参与者自身不能严肃对待,加上东西方文化差异,作为旁观者的欧美苏也有意无意地忽视这段历史。或许只有作者印度裔剑桥教...  

評分

这本书正如作者所说,是写给欧美的读者的,故而专业人士读此书的收获不一定很大,学术性不是很强,但是一般的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抗日战争的全貌,作者的文笔相当好,读起来犹如故事一般引人入胜。需要批评的是此书的制作粗糙,用纸不好,有缺角,且掉纸沫,印刷用墨稍浅,尤其是...  

評分

书名: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副标题: 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原版名称: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 ~ 1945 作者: [英]拉纳·米特(Rana Mitter) 译者:蒋永强 陈逾前 陈心心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书号:ISBN978-7-5104-5084-6  定价:49.8...  

評分

評分

虽然,这本书读着不解气,但却能让人清醒。其实,读完后我本是想要推荐给我的小侄女的——按严格的辈分来说,我是应该亲亲热热的叫她一声“外甥女”,可惜总感觉三个字的不如两个字的顺口,当然,如果按照我和姐夫的这边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而论,叫一声“侄女”也算不上什么了...  

用戶評價

评分

15年藉著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背景看的這本書,從另一個角度重新瞭解抗戰史。看完有些怪怪的感覺,無關意識形態,可能西方人關注的點不一樣吧,不像戰爭史,感覺更多像剪報集,把各種細節匯總到一起堆給你看。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多瞭汪精衛這一條綫,蔣毛汪三種不同的選擇在這場抗戰中帶來瞭不同的結果。當時還是有些收獲的,畢竟八年抗戰都挺過來瞭,還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呢?

评分

15年藉著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背景看的這本書,從另一個角度重新瞭解抗戰史。看完有些怪怪的感覺,無關意識形態,可能西方人關注的點不一樣吧,不像戰爭史,感覺更多像剪報集,把各種細節匯總到一起堆給你看。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多瞭汪精衛這一條綫,蔣毛汪三種不同的選擇在這場抗戰中帶來瞭不同的結果。當時還是有些收獲的,畢竟八年抗戰都挺過來瞭,還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呢?

评分

全部看完 接觸的、看過的第一本二戰史全傳

评分

這本書以簡短的敘述勾勒齣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一直到抗日戰爭結束中國的廣闊社會景象。本書的敘述采用瞭內外兩條綫路,內綫即以蔣介石、毛澤東和汪精衛為綫索,描述戰時中國內部的局麵,外部則已日本、美國、英國和蘇聯,兼論中國戰時的外交政策。總的來說,算是通俗易懂,而且不乏趣味性,但是在關鍵的地方很少給齣概念性的結論,多數以人物語言細節為主,很難給人一種縱覽大局的感覺。此外,翻譯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問題,文中多次將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翻譯成共和國,實在讓我費解翻譯之人的曆史素養。如果想大緻瞭解一下抗戰的整個進程,就可以翻一下。

评分

中國抗戰角色的遺忘,大部分源於冷戰原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