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什麼是(早期)國傢?
         一、當前學術與社會政治論爭語境中的國傢理論
         二、作為一種社會類型的國傢
         三、對國傢特質的探討
         重新認識國傢起源與“血緣”、“地緣”因素的關係
         一、“國傢必然建立於地緣組織基礎之上”說的形成
         二、“國傢必然建立於地緣組織基礎之上”說駁議
         三、國傢亦可建立於血緣組織基礎之上
         社會進化模式與中國早期國傢的社會性質
         一、五階段社會進化論
         二、對認識古代國傢性質的影響
         三、思考與探討
         四、小結
         酋邦與國傢形成的兩種機製——古代中國西南巴蜀地區的研究實例
         一、清江流域廩君集團酋邦的形成
         二、四川盆地三星堆古蜀王國的形成
         三、三星堆古蜀王國的權力運作係統
         四、結語
         早期國傢與古代民主政治
         一、無國傢的社會還是特殊類型的早期國傢?
         二、希臘與羅馬共和國是早期國傢而非類似國傢的政治組織
         試論分封與中國古代的國傢文明起源問題
         一、早期分封在研究中國古代國傢文明起源問題中的意義
         二、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路徑
         三、淵源於氏族製的姓氏製度與分封
         四、早期分封的再詮釋
         五、《路史》關於分封與姓氏的記述
         六、餘論:等級製分封與國傢文明的起源
         西周政治領域中的性彆差異與王後參政
         一、從“周室三母”看先周政治領域中的性彆差異
         二、金文資料所見王後的政治權力
         三、西周政治領域性彆差異之根源
         四、結語
         公元前1000年也門東北部早期國傢的興亡
         一、早期國傢形成的因素
         二、薩巴地區文明形態
         內亞遊牧帝國的政治組織:匈奴與契丹比較研究
         一、簡介
         二、遊牧部落如何成為帝國?
         三、匈奴:典型的遊牧帝國
         四、遼代:朝貢型遊牧帝國
         五、討論
         六、結論
         兩河流域早期政治體係研究:以烏魯剋為例
         一、歐貝德文化
         二、烏魯剋
         三、王權錶象
         四、烏魯剋的殖民地
         五、對烏魯剋殖民地的見解
         六、最早的詞錶和烏魯剋城邦
         七、烏魯剋城市聯盟
         八、除瞭統治者之外的重要機構
         九、結論
         北美洲海龜島和西半球土著文明是如何在野蠻暴力的美洲殖民中塑造西方文明的
         導言
         一、方法論
         二、一個本土的曆史時間綫索
         三、美國中心地帶和南部的曆史文化
         四、西南部的古代本土文化
         五、龜島東北和東南古代的土著文化
         六、結論
         上古史研究的反思——兼論周人古史係統的轉變與禮製的變化
         一、古史係統諸說及存在的問題
         二、周人古史係統的轉變和分析
         三、結論
         “社會管理國傢”觀點與馬剋思主義國傢學說真諦
         一、文明:國傢還是社會的進步狀態
         二、管理職能是國傢的重要職能但不是國傢的本質
         三、“社會職能強化道路”不能否定文明時代的階級本質
         四、“氏族公社”還是“傢庭集團”?
         五、專偶製傢庭的最後勝利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誌之一
         六、文明社會(國傢社會)的構成要素與本質要素
         七、恩格斯國傢形成的道路及模式的理論是否具有普遍意義
         八、貧富分化社會、階級與國傢的關係:以涼山彝族為例
         五等爵製真實性之考察——殷代至春鞦
         引言
         一、殷代至春鞦公、侯、伯、子、男五個名號的曆史內涵
         二、殷至春鞦時代外服諸侯的真實體係
         三、餘論
         商代內外服與早期國傢的統治基礎
         一、王畿不能作為劃分內外服的標準
         二、商代內外服的劃分
         三、商代國傢區分內外服的原因
         四、餘論
         傳說中的唐虞時代及其考古學印證
         一、早期國傢形態
         二、典籍中的唐虞共同體形態
         三、唐虞共同體的考古印證
         周代政治架構中的血緣關係——兼論宗法製度在政治實踐中的有限性
         一、宗法製度辨析
         二、宗族製度研究的路徑
         中國早期國傢的基層行政組織“邦”及其對國傢的服屬關係
         一、萬邦林立的“天下”
         二、邦的性質:“國傢”還是酋邦
         三、內服與外服:各邦對國傢的服屬關係
         四、夏、商、周三代的內、外服製度
         早期國傢理論在撒哈拉南部非洲前殖民地國傢的運用問題
         一、暴力和社會契約在早期國傢産生過程中的作用
         二、邊界問題
         三、發展自覺性與必然性的消失
         四、國傢和非國傢類型的政治組織
         五、非洲帝國
         六、曆史上與當代非洲國傢中的部落組織
         中國早期國傢研究中一些概念意義的理解問題
         一、早期國傢
         二、“成熟國傢”
         三、前國傢復雜政治製度與“酋邦”
         四、在特定地域內建立閤法統治的傳統
         五、國傢製度發展的曆史性影響
         從祖先神觀念看中國早期一統觀念的形成
         一、虛擬血緣祖先
         二、宗教化的共同祖先
         三、國傢化的祖先神
         等級式貴族專製:中國早期國傢的政治製度及其形成機製
         一、中國早期國傢的等級式貴族專製
         二、殘存的國人民主
         三、貴族共和隻是一種例外
         四、形成等級式貴族專製製度的機製
         論古代民主與專製的定義問題
         一、古代專製政治的界說
         二、人類早期社會政治組織的性質
         論國傢在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馬剋思主義的國傢概念
         二、緩和階級衝突是國傢的基本職能
         三、國傢也是一個經濟利益集團
         四、國傢職能和國傢利益的對立統一
         五、三角形社會經濟結構與國傢利益的製約
         六、強化國傢職能、限製國傢利益——社會經濟發展的必需條件
         古代兩河流域新年節的曆史文化考察
         一、新年節慶典與月神崇拜的關係
         二、烏爾阿基圖節慶典概況
         三、巴比倫新年節慶典概況
         中國古代引禮入法的得與失
         一、德、禮、刑初論
         二、成文法的頒布與軍事專製主義的形成
         三、實驗與選擇的結果——引禮人法
         四、引禮人法的得與失
         五、餘論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