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什么是(早期)国家?
         一、当前学术与社会政治论争语境中的国家理论
         二、作为一种社会类型的国家
         三、对国家特质的探讨
         重新认识国家起源与“血缘”、“地缘”因素的关系
         一、“国家必然建立于地缘组织基础之上”说的形成
         二、“国家必然建立于地缘组织基础之上”说驳议
         三、国家亦可建立于血缘组织基础之上
         社会进化模式与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性质
         一、五阶段社会进化论
         二、对认识古代国家性质的影响
         三、思考与探讨
         四、小结
         酋邦与国家形成的两种机制——古代中国西南巴蜀地区的研究实例
         一、清江流域廪君集团酋邦的形成
         二、四川盆地三星堆古蜀王国的形成
         三、三星堆古蜀王国的权力运作系统
         四、结语
         早期国家与古代民主政治
         一、无国家的社会还是特殊类型的早期国家?
         二、希腊与罗马共和国是早期国家而非类似国家的政治组织
         试论分封与中国古代的国家文明起源问题
         一、早期分封在研究中国古代国家文明起源问题中的意义
         二、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路径
         三、渊源于氏族制的姓氏制度与分封
         四、早期分封的再诠释
         五、《路史》关于分封与姓氏的记述
         六、余论:等级制分封与国家文明的起源
         西周政治领域中的性别差异与王后参政
         一、从“周室三母”看先周政治领域中的性别差异
         二、金文资料所见王后的政治权力
         三、西周政治领域性别差异之根源
         四、结语
         公元前1000年也门东北部早期国家的兴亡
         一、早期国家形成的因素
         二、萨巴地区文明形态
         内亚游牧帝国的政治组织:匈奴与契丹比较研究
         一、简介
         二、游牧部落如何成为帝国?
         三、匈奴:典型的游牧帝国
         四、辽代:朝贡型游牧帝国
         五、讨论
         六、结论
         两河流域早期政治体系研究:以乌鲁克为例
         一、欧贝德文化
         二、乌鲁克
         三、王权表象
         四、乌鲁克的殖民地
         五、对乌鲁克殖民地的见解
         六、最早的词表和乌鲁克城邦
         七、乌鲁克城市联盟
         八、除了统治者之外的重要机构
         九、结论
         北美洲海龟岛和西半球土著文明是如何在野蛮暴力的美洲殖民中塑造西方文明的
         导言
         一、方法论
         二、一个本土的历史时间线索
         三、美国中心地带和南部的历史文化
         四、西南部的古代本土文化
         五、龟岛东北和东南古代的土著文化
         六、结论
         上古史研究的反思——兼论周人古史系统的转变与礼制的变化
         一、古史系统诸说及存在的问题
         二、周人古史系统的转变和分析
         三、结论
         “社会管理国家”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真谛
         一、文明:国家还是社会的进步状态
         二、管理职能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但不是国家的本质
         三、“社会职能强化道路”不能否定文明时代的阶级本质
         四、“氏族公社”还是“家庭集团”?
         五、专偶制家庭的最后胜利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六、文明社会(国家社会)的构成要素与本质要素
         七、恩格斯国家形成的道路及模式的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八、贫富分化社会、阶级与国家的关系:以凉山彝族为例
         五等爵制真实性之考察——殷代至春秋
         引言
         一、殷代至春秋公、侯、伯、子、男五个名号的历史内涵
         二、殷至春秋时代外服诸侯的真实体系
         三、余论
         商代内外服与早期国家的统治基础
         一、王畿不能作为划分内外服的标准
         二、商代内外服的划分
         三、商代国家区分内外服的原因
         四、余论
         传说中的唐虞时代及其考古学印证
         一、早期国家形态
         二、典籍中的唐虞共同体形态
         三、唐虞共同体的考古印证
         周代政治架构中的血缘关系——兼论宗法制度在政治实践中的有限性
         一、宗法制度辨析
         二、宗族制度研究的路径
         中国早期国家的基层行政组织“邦”及其对国家的服属关系
         一、万邦林立的“天下”
         二、邦的性质:“国家”还是酋邦
         三、内服与外服:各邦对国家的服属关系
         四、夏、商、周三代的内、外服制度
         早期国家理论在撒哈拉南部非洲前殖民地国家的运用问题
         一、暴力和社会契约在早期国家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二、边界问题
         三、发展自觉性与必然性的消失
         四、国家和非国家类型的政治组织
         五、非洲帝国
         六、历史上与当代非洲国家中的部落组织
         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中一些概念意义的理解问题
         一、早期国家
         二、“成熟国家”
         三、前国家复杂政治制度与“酋邦”
         四、在特定地域内建立合法统治的传统
         五、国家制度发展的历史性影响
         从祖先神观念看中国早期一统观念的形成
         一、虚拟血缘祖先
         二、宗教化的共同祖先
         三、国家化的祖先神
         等级式贵族专制: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形成机制
         一、中国早期国家的等级式贵族专制
         二、残存的国人民主
         三、贵族共和只是一种例外
         四、形成等级式贵族专制制度的机制
         论古代民主与专制的定义问题
         一、古代专制政治的界说
         二、人类早期社会政治组织的性质
         论国家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
         二、缓和阶级冲突是国家的基本职能
         三、国家也是一个经济利益集团
         四、国家职能和国家利益的对立统一
         五、三角形社会经济结构与国家利益的制约
         六、强化国家职能、限制国家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
         古代两河流域新年节的历史文化考察
         一、新年节庆典与月神崇拜的关系
         二、乌尔阿基图节庆典概况
         三、巴比伦新年节庆典概况
         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
         一、德、礼、刑初论
         二、成文法的颁布与军事专制主义的形成
         三、实验与选择的结果——引礼人法
         四、引礼人法的得与失
         五、余论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