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国家”是一个充满歧义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国家具有和所谓天神相同的属性:被人类自己所创造,又被人类自己所服从,并且,正如祭司们自称在人间代行天神的旨意,统治者们也会自称代表国家的利益,而真正的获益者却往往只是这些“代理人”自己。
人们忘记了国家本该只是一件工具,却满怀激情地把它当作目的本身。
——作者题记
一看就是读了很多书的人,作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很多书名都是我都没听过的,很多道理也是以前没想到过的,读一读还是受益匪浅。 只是如题,有时候显得太绕了,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能绕个360度,最后还给你绕回去,嘿嘿,读这样的书,有点考验我的记忆力哦。
评分 评分 评分内容非常棒,对于经堂教育不熟悉的读者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享受之旅。 但是内容上还有不成熟之处,由于引用了非常多的内容,有些细节让人感觉有不完美。 另外书页的质地实在称不上好,手感非常不舒服。 P.S.讨厌那种说本书是针锋时弊的说法,不要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加诸别人之上。...
评分熊逸书架上的《史记》,有《熊逸列传》一篇,曰:“如果这世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比读书更快乐的话,那一定就是读熊逸的书了。”读完熊逸的《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我书架上的《史记》也增补了《熊逸列传》。^_^ 当然,“熊逸的书”不是熊逸书架上的书,必然是...
借经史之醇酒,浇现实之块垒
评分????先生读书有三只眼
评分许多新问题,其实都是老问题。
评分全书行文思路非常散,经常看着看着忽地纳闷:怎么就讲到这儿了?为什么要讲这个?先前讲了什么?他最初想讲什么?先前讲过的和现在在讲的有什么关系?看了大半本,唯独零星记得些许金句。整体架构淡薄松散,宏观意图不知所届。掉书袋子式的漫笔总结一下基本是这个套路:A问题对不对呢?来看证据B;证据B里有个细节C,细节C牵扯到某人说了某句话,这句话叫做D;D有没有道理呢?西方世界有个相似的话E,E有个证据F;F又是在讲什么呢……卧槽,这与A有鸟关系,且慢!A是啥来着?咬牙切齿煎熬维系,不断地说服自己:在这样汪洋恣肆横无际涯的知识洪流面前,我等学识浅薄之辈无资格臧否。终于,在全书最后,依稀看到字里行间浮现一行字:千载之下无哲学,皆为权谋屠狗术。春秋大义本腹黑,愚民跪拜屁尿流。
评分第一,作者太能卖弄,废话,胡乱言语满书飞,这直接导致篇幅臃肿,甩甩水篇幅可减半。第二,也由于第一个因素的影响,本书主干不清晰,主次安排不合理。第三,网络语言风格成书是个失败的尝试,不仅阻碍阅读,甚至导致误解。第四,作者揭露的“国家”的真相更多的是从传统历史的渊源来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