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细想起来,这段话多么深刻!在今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时候,再反思这段话我们会觉得尤为重要!
当你金玉满堂,穿则锦衣,食则玉食,出则豪车,就是对身心最有益处的生活方式了?当然,让你生活在困顿之中,总是为生计担忧,那不是你所乐于忍受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过分的强调节俭自律也不符合实际。但是,如何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保持一种恬静的心态,追求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平衡协调发展,这仍然是需要人们考虑的。所以中庸之道还是有用的,即我们既不能近乎自虐式的自律,也不能无节制的追求物欲,而是应探索适度的、有益身心、有益环境的生活方式。
此书耐读不仅是因为书中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而是因为书中讲述了许多日本古代高人的事迹,这些人的确是清雅脱俗之辈,作者在平淡的叙述中,让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
《清贫思想》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立志好书,能够点醒现代人及早从物欲中解脱出来,重新思索:“人生在世,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清贫思想》也是一种“观念的播种”,强调心灵与自然契合的重要。
中野孝次,1925-2004,日本千叶县人氏。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德语专业,曾为国学院大学教授涉足广泛,在小说、评论、随笔、翻译等多种领域都有建树。
邵宇达,1963年生于上海,曾为羽毛球职业运动员。1988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1990年赴日。现就职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除去说教的部分,看看名人轶事不错。 物欲横流、月薪职务已经成为成功的衡量基准的背景下, 要想找个草庵独善其身也是很难的。 守着一亩三分地,每日与书为伴,粗茶淡饭, 不与他人攀比money多少,不羡他人锦衣玉食, 如今也成为了奢侈、不切实际的梦想。 只能说让自己多点...
评分 评分——《清贫思想》读后 2001年在厦门南普陀寺,我第一次近距离聆听佛音。一位法师在大殿内讲道,我坐在槛外静静听着。他说修行当破执,即破除心中执著的念头;还说人要惜福,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当时正处在毕业前的迷惘期,觉得他说得全对,就那样静静地在门外呆坐三个小...
稍稍局限在对日本文化自身的陶醉中,清贫思想大抵是佛家思想与风雅逸趣的美学思想结合的产物。看完对《徒然草》与《方丈记》更加好奇了。俳句连歌翻译得好就很有韵味。“在”与“有”。深有收获。
评分作者说不到点上,一直在外围绕圈圈。
评分春日眺望,群鸟嬉游,心最乐。多么简单而知足。入世的我们,大多终此一生都在追寻,受欲望捆绑,陷入物质的世界里,想要更多更多填满自己空空的心绪。殊不知,这只会离内心的充实越来越远。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富足源于甘愿解开束缚,转向更广大的世界,热爱自然与生命,将万物与己视为一体,发自内心的去珍视。
评分93年畅销书第七
评分2016.12 日本事例,没触动性。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