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哈金 历史 港台版 当代文学 小说 汉语文学 朝鲜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4-11-21
戰廢品(十周年紀念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在我的肚臍下面,有一道長長的刺青
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一群被遺忘的人
挑戰中國對韓戰的官方詮釋,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小說家
二度榮獲「美國筆會/福克納獎」,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 《戰廢品》十周年紀念新版.哈金二○一五年台北國際書展訪台■
「請聽聽一個失敗者的故事。」
故事以黃埔軍校畢業生俞元被派往三十八線的韓戰現場,遭美軍俘虜後在戰俘營的遭遇開始敘述。在戰俘營中,中國戰俘不但要面對高壓統治的美國人、同國不同黨的中國人、還有同黨卻不同心的自己人。在種種鬥爭磨難中,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活著回去,然而即使盼到戰爭結束、回家的時來臨,究竟要回到此岸或彼岸,又是另一場試煉人性的戰爭,只是這次的對象是自己的同胞。
「雖然寫的是我父親那一代人的經歷,一個韓戰的老兵,但與我自己也息息相關。寫完之後,我心裡從未如此平靜。因為多年積壓的恐懼,全都傾注到了紙上。」──哈金
得獎記錄
2004 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2005 年「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
書評
「我為哈金的作品所著迷:他總是呈現出歷史環境中的道德難題;呈現出人性的磨損邊緣;呈現出不屈不撓,也呈現出不抱希望的生存方式。他是我們最有天份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譚恩美
「這不只是一本小說。它是一份歷史的文件,描寫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中一個被遺忘的部分。沒有一個歷史學家能像哈金一樣,揭露出韓戰期間中國戰俘那永無止盡的寂寞與苦難的故事。」--卡普蘭(Robert D. Kaplan),《戰之華》(Warrior Politics)作者
名人推薦
「我寫這部小說的藝術目的很清楚,要寫一部跟官方宏大敘述相反的作品,要用一個失敗者的眼光來看那場戰爭。在藝術上,《戰廢品》得益於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死屋手記》。那是托爾斯泰最推崇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從《死屋手記》我學會怎樣寫監獄的生活。比如,它主人翁養了一條狗,做為忠誠伴侶。由此啟發,我讓俞元跟「小黑」那條狗交上了朋友。當然去台灣的戰俘中確實有養了狗的。更幸運的是《戰廢品》從一開始就選對了敘述形式,是作為回憶錄來寫的長篇。書出來後,我覺得心裡從未如此平靜,因為多年積壓的恐懼全都傾注到了紙上。」──哈金,摘自〈十周年紀念版序〉,全文收錄於書中
「小說一開始就設定要以這個意義不斷改變的紋身記號作為俞元生命書寫的代表。國民黨或是共產黨都不是他心之歸屬,兩個政黨也都不認同他為同志。這種強烈的孤寂感,正是戰爭帶給他的最大心理印記。在如此險峻的環境中依然試圖保留部分的自由意志,拒絕成為可任意拋棄的戰爭垃圾。他的努力引導我們看到小說中最為正面的訊息,為無情的戰爭世界帶來一線光明。哈金將此書獻給曾是韓戰老兵的父親,傳達了為祖輩留史的用心,也保留了珍貴的戰爭記憶。」──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 馮品佳
作者簡介
哈金
本名金雪飛,1956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五年。在校主攻英美文學,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英語系,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1985年,赴美留學,並於1992年獲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學位。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大學。
著有三本詩集:《於無聲處》(Between Silence)、《面對陰影》(Facing Shadows)和《殘骸》(Wreckage); 另外有四本短篇小說集:《光天化日》、《新郎》、《好兵》,和《落地》; 六部長篇小說:《池塘》、《等待》、《戰廢品》、《瘋狂》、《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
短篇小說集《好兵》獲得1997年「美國筆會/海明威獎」。長篇小說《等待》獲得了1999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和2000年「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為第一位同時獲此兩項美國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新郎》一書獲得兩獎項:亞裔美國文學獎,及 The Townsend Prize 小說獎。《等待》一書則已譯成二十多國語言。
《戰廢品》一書入選2004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自由生活》為2007年33萬字長篇小說,是作者第一次將故事背景搬離中國,直視美國的作品。
《南京安魂曲》以1937年日軍南京大屠殺為背景,出版後獲選《亞洲週刊》2011年十大好書第一名。
譯者簡介
季思聰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1989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教育學碩士和圖書館學碩士,現在美國新澤西州某公立圖書館任職。著有《魂不守舍》,與他人合著《一家之言》、《葛林斯潘傳》等書,翻譯哈金原著長篇小說包括《戰廢品》《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
优秀的你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感谢这一遭的相遇,才让艳阳大雨,春夏秋冬,都被赋予新的意义。
评分关于北韩战争中战俘被时代洪流推着选择人生的思考
评分真实,但又太碎。本以为是战俘回国后的故事,没想到是在战俘营
评分低于预期。流畅度还行,啰嗦的地方挺啰嗦的。想表达的东西倒还能理解。
评分没有技巧的文字,但照着作者朴素的路数,那样徐徐道来,照样有力。这让我想起电影里面的长镜头,一些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事物的特写,却可能让我动心。通过甄别,刺青,囚禁生活里的文娱,信仰,封赏,批斗检讨...作者呈现了不同阵营的不同特征。意识形态?可以左右很多东西。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抗美援朝,为什么去?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战俘? 而又为什么6万多战俘,只有1万4千回来了? 生活在美国战俘营是什么样子的?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我要说,懂点英语还是好的!
评分Another question troubled me for some time. Were the arts groups' creative activities truly artistic, as they claimed? In the beginning I had respected the composers and the painters immensely. Unable to play any instrument, I'd look up to whoever could saw...
评分Another question troubled me for some time. Were the arts groups' creative activities truly artistic, as they claimed? In the beginning I had respected the composers and the painters immensely. Unable to play any instrument, I'd look up to whoever could saw...
评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抗美援朝,为什么去?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战俘? 而又为什么6万多战俘,只有1万4千回来了? 生活在美国战俘营是什么样子的?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我要说,懂点英语还是好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抗美援朝,为什么去?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战俘? 而又为什么6万多战俘,只有1万4千回来了? 生活在美国战俘营是什么样子的?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我要说,懂点英语还是好的!
戰廢品(十周年紀念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