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二十餘萬字的篇幅,從夏商周開始,闡述瞭中國兩韆年的文明史,勾畫瞭中國曆史數韆年的全貌。其中涉及政治經濟體製、軍事戰役、藝術思想等方麵,而作者更為重點著眼的則是——政治經濟體製的發展。他認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體製是以中央集權為特徵,繼而形成百年不變的官僚體係,而維係上下級的管理規則,則是一種以儒傢為基礎、幾經修正的道德倫理的意識形態。此種統治形態,曆經韆鞦的朝代更迭未曾改變。此種統治形態,産生於夏,基本形成於宋,而極緻於明。在本書中,作者改變瞭以往曆史學傢的著述方式,主張用綜閤與歸納之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連貫的綱領,進而思考各曆史事件的積極性格及前後連貫的齣處。
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退伍後赴美攻讀曆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紐約州立大學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1979年他離開教學崗位,專心寫作,先後齣版瞭《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曆史》,以“大曆史觀”享譽華人學界。2000年1月8日病逝於紐約上州的醫院中,享年82歲。
知道美籍华人黄仁宇的大名还是拜托老易的书中老是提及,解读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书籍不少,黄仁宇的这部篇幅才几百页的《中国大历史》,涵盖几千年时空要讲得清楚观点鲜明,就得剑走偏锋,因此本书主要是从经济观点来解读中国历史朝代的兴衰特征和原因。
評分这本书体现了黄先生以宏观的视野看问题的风格,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把中国社会的演化脉络把握得很清楚:夏商周的井田制有利于建立起协作的社会制度,但很容易导致公私不分从而协作瓦解;秦汉时的名田制开创了土地私有制,提高了劳动效率,但同时导致土地兼并,容易产生...
評分我以为这书会是像《万历十五年》一样的好玩,但不是这样。《万历十五年》有很多文学成分在里面,读起来比较吸引人,而《中国大历史》则是更加偏向于严肃的历史专业著作,读起来自然比较乏味。中国历史说来太大,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点聊聊。 一,“上下五千年”是个谎言 历史存...
評分今日之首都为何是北京? 数十万年的地壳变迁,不仅决定自然景观、生物进化,同样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演变。纤细的黄土,湿润的季风,时而温柔时而咆哮的黄河,中国的命运从这里开始向前。 土壤肥沃奠定农业格局,每个家庭与小块耕种互为表里。公元前一千...
評分黄先生以归纳的手法诠释了中国上自商朝下至新中国成立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宏观架构,以一本小册子概括了这么大的历史题材,可谓浓缩到了极致。 我本人只读过黄先生的两本著作:《中国大历史》以及《万历十五年》,感觉黄先生的著作风格体现了他的宏观大历史(macro-history)观点...
最精彩的部分在附錄。
评分愚見所謂大曆史,晦法西斯式史
评分自看瞭《萬曆十五年》以來,還是對黃先生存瞭幾分好感的。可惜,在看《中國大曆史》的同時也在看張蔭麟的《中國通史》,頓時高下立見。黃先生最多隻是個用西方研究方法鑽故紙堆的刻苦好學生,而張蔭麟是天纔!看《中國大曆史》,最煩的就是“數目字管理”這五個字,說來說去,中國落後就源於這五個字,這種結論未免太簡單粗暴瞭!!!而且我懷疑這本書是不是英譯中啊,很多詞匯拗口得很,洋腔洋調的,邯鄲學步瞭哈。
评分備課讀的
评分英文翻譯過來的中文讀著實在彆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