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兩代女性,
印度的溽暑與煙塵中,
相異而彆樣的愛與糾葛。
英國文學最高奬項布剋奬獲奬作品
2014年與《紅樓夢》共同獲評“亞洲十部最佳小說”
四十周年紀念版。
19世紀20年代,作為英國政府派駐印度公務員道格拉斯的妻子,美貌嬌縱的奧利維拉很快迷上瞭印度,並且做齣瞭令小鎮居民震驚的舉動——與一位印度土邦王私奔。
50年後,道格拉斯與其第二任妻子的孫女安妮,因好奇奧利維拉的傳聞,來到印度追尋她的神秘故事:印度土邦王是何許人也?為何因他而拋下丈夫?她後來的人生如何?
當安妮帶著奧利維拉的信和旅行日記,來到她曾經生活的小鎮,尋找奧利維拉在印度的秘密時,她的生活也發生瞭巨大變化……
露絲•普拉瓦爾•傑哈布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1927-2013,英國女性小說傢,好萊塢著名編劇,1927年生於德國科隆,12歲時移居英國,1948年加入英國國籍,1951年遷居印度,1975年移居美國紐約。由其任編劇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和《霍華茲彆墅》雙雙獲得奧斯卡金像奬,另著有《她願跟從誰》《激情的本質》等。《熱與塵》一書是其代錶做,榮獲瞭1975年的英國文學最高奬項布剋奬。
在一“追”一“逃”里恋上印度 ——读《印度之恋》 范典/文 此书若无“获布克奖”之广告语作衬,单从庸俗至极的名字辨别,恐难从琳琅满目的书架中一眼相中。幸亏读外国文学的人多少认识几个英文单词,于是从大红书名下一撮细黑字母里嗅到异域气焰:Heat and Dust——热与尘...
評分男人遇到女人,是这个世界最本质的相遇。就好像看过了情人想去越南,看过了Heat and dust,就想去印度,体会那种神秘和古老,想邂逅自己的也许是宿命的安排。
評分男人遇到女人,是这个世界最本质的相遇。就好像看过了情人想去越南,看过了Heat and dust,就想去印度,体会那种神秘和古老,想邂逅自己的也许是宿命的安排。
評分英国女人写印度,是寻祖,是寻根,英国寻印度的根,女人寻男人的根。 英国在土地上殖民了印度,印度则在文化上殖民了英国,用印度男人殖民了英国女人。 英国女人遇到印度男人,一切都退居幕后,女人不再有国家,不再有文化,不再有信仰,男人不再有自卑,不再有贫穷,不再有...
評分盛名之下?布剋奬就這水平瞭?或許隻有迴到那個年代,纔能讀到其中的感人之處吧。
评分幾組關係寫的很動人,套在殖民地背景下,值得深究。雖然我明白敘述者為什麼要追隨著去印度,但7.1分還是有失公允
评分幾組關係寫的很動人,套在殖民地背景下,值得深究。雖然我明白敘述者為什麼要追隨著去印度,但7.1分還是有失公允
评分喜歡。翻譯也贊,不會過於直譯到讓人恨得牙癢。書信和1923年的故事穿插著寫,並不覺得突兀,大約還是在於文字的魅力。日記的書寫風格很喜歡。
评分津津有味地讀完瞭。發現布魯姆的西方正典所附書目中也有此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