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既是曼海姆代表作的书名,也是其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维护现行秩序,“乌托邦”则在于反对这种秩序,人类历史的更替和演进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振荡,在乌托邦取代意识形态之后,自己亦相应地成为了意识形态,并创造自己的对立面。造成这种辩证互动的原因在于“外部客体的世界与心理体验的世界处于持续流动之中”。本书系统化地研究了这一主题,替我们说出了自己知道却无法表达的真理。
卡尔·曼海姆(1893—1947),匈牙利裔德籍社会学家,经典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知识社会学问题》、《保守主义思想》、《竞争在精神领域之中的意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等。
译者多年致力于知识社会学著作的翻译,如此之多的著作,每本都不算薄,可见译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社会接受度不是很高,但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话说回来,不得不说的是,译者的“硬译”风格实在是非常让人挠头,单就与原文的忠实度来说,几本译著都算不上有多少“错误...
评分一处翻译问题: 出现在p84和p98页的【选代性】的表达实在是摸不着头脑,查完英文对应的表达“alternative mode of approach”,诶,还以为是多么玄奥的意思,直接翻译成“可替代”多好。T_T 以下是充满了寻章摘句式的一些混杂原文摘抄及我的阅读感想的大杂烩: 第一章 对问题的...
评分适合对哲学、社会学感兴趣的、具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阅读。 这本书很难读。翻译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读者很难理解曼海姆所处的位置,因此很难理解他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一定要把曼海姆当作一名公共知识分子来读,当作一名多党制社会下的、希望影响社会进程的、希望...
评分知识社会学是对思想和存在关系的研究。它来源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但试图建立普遍的意识形态概念,将视角凌驾于不同意识形态之上。曼海姆不满足于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试图探究思想知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批判德国唯心主义二元论、唯科学主义和相对主义,来解决自神学唯一...
评分知识分子被作者认为是不属于任何阶级的一个阶层,无社会依附,能够靠近不同的阶级,但不被其兼并。这似乎是理想的模式。 书里主要是描述一种非评价性的,客观的,没有偏见的社会学研究。并且提倡关注社会的实际生活,而不局限在书堆里摸索出来的体系。注重观点的相对性和互补性...
帮助非常大,质量非常高。连大佬都觉得是必读书目。
评分“只有当我们对他的整个行为感到不可信任时,我们才开始把他的观点看作是意识形态的”——可怜的马克思。曼海姆真是孤独又决绝所以注定要被人遗忘了,因为,生活需要信念
评分帮助非常大,质量非常高。连大佬都觉得是必读书目。
评分补记录
评分帮助非常大,质量非常高。连大佬都觉得是必读书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