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小人物简简•爱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细腻地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作品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理想,抒发了个人热烈的感情,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1855),英国小说家。出生于约克郡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幼年受教于其父,后入寄宿学校读书,曾任家庭教师,也曾筹办学校。1845年,与两个妹妹合作,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1847年,她的长篇小说《简•爱》出版,轰动英国文学界,萨克雷称之为“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其他作品还有《谢利》(1849),《维莱特》(1853),《教师》(1857),其中《维莱特》被普遍视为她的小说体自传。
曾经很疯狂地迷恋夏洛蒂的《简爱》,罗切斯特与简爱的爱情成为我心中最理想的经典。尽管夏洛蒂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真正属于她的爱,但这并不会抹杀一位天才作家对爱情最瑰丽的想象。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婚姻更多隶属于地位与金钱,像简爱这样既不美,又无家产的女子,是不可能...
评分身心俱乏,消极避世,窝在床上读治愈系之《简爱》。读了二百来页,猛然发现,简爱绝对是维多利亚早期的女吊丝(无贬义,亲切认同),她的故事堪称女吊丝的逆袭。除了相貌平平、出身寒微、不惹人注目外,简爱还有女屌丝的两个特质:重口味和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简爱小姐在性...
评分推荐给所有女性的必读书——《简爱》 12月3日,我观看了国家大剧院版本的话剧《简爱》。从剧院中走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着总该是要写些什么东西的。 首先是演出。作为国家顶尖的话剧演出团体,本剧的演员,布景,灯光,舞美的无可挑剔。尤其是女主角袁泉,完全演绎出了简...
评分我还记得在高中时代的某个晚上,熄了灯,大家都躺在床上,听宿舍里的一个女孩子讲自己的事。她那段现在看来稚嫩的,令人痛苦的恋情,她认真的背诵了《简·爱》里面的一段:“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
评分昨天在豆瓣偶然瞥见一本名为《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新书,副标题是“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那么这个“疯女人”显然是指《简·爱》中的伯莎·梅森。这偏巧是我极感兴趣的一个女性形象,曾经还满怀期待地买过一本以她为主角的小说《藻海无边》,尽管事实证明此书似乎不合我...
在爱中实践信仰,很好,好过为了信仰而信仰。 翻译很美。
评分复读的时候不多的乐趣,穿过操场的时候最想听到起风了,我愿意浪费宝贵的饭前时间,跑到周恩来像后面的大草地,坐在石墩上读它,人少的时候还可以读出来,傍晚里,有微风,低年级的学生们会在一起大声嬉笑做游戏,我亦羡慕。当时的时间是那样的漫长,我多想逃离。此处便是僻静之地,除我之外没有他人得知,好像可以平静的到回到高一高二博文书店的那条长椅上、高三时弦歌书店琳琅满目的书架上。 简爱已记不清,总在回溯读过的书籍时怀疑自己到底记得什么,还有多少我是记得的。回到正题,简爱的自尊傲骨我都喜欢,她确实提升了我。后来大一老师讲她虚伪我并未觉得,也许我们需要这样的“虚伪”,精神可以傲视一切。曾经也以为我也遇上了罗切斯特,当然,到头来皆是我对他的想象。
评分各个主角的心理陈述描写比艾米莉《呼啸山庄》里边的要多很多,语言优美而且很深刻。最后面的部分确实不够完美,但是九分我觉得还是授之无愧的。这个级别的名著可以说是公共建筑,就算是世界文学扫盲也要看的。
评分上初中时试图读,结果只看了前几张纸;上高中时试图读,也只能潦草放弃;上大学时无心读书,听过老师、母亲、前辈说过千万次对《简爱》的喜欢,没想到在现在才真切体会到:前期的简心痛的经历历历在目,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恋热烈动人,最后的结局平凡但震撼。简的性格放在现在不敢百分百苟同,但是极大部分值得称赞!勃朗特的文笔也让人赞叹不已!喜欢喜欢喜欢!还会再读!
评分经典就是经典,我管谁怎么说。翻译的确很棒,高中的回忆,浅浅但却深刻。锁链,洞开的曙光之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