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全:“在这些既漫长而又匆忙的日子里,我和我书中的这些朋友们都重又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这些事都正在,和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此时此刻我们绝大多数人正在自然而骄傲地老去”
《我们这一代》所摄录的对象,多为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今文艺界的精英或灸手可热的大腕级人物:如:文学界:诗人顾城、北岛、舒婷,作家:三毛、王朔、贾平凹、史铁生等;音乐界:谭盾、崔健、“唐朝”、窦唯等;美术界:张晓刚、刘晓东、陈丹青、曾梵志等;影视界: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演艺界:杨丽萍、巩俐、毛阿敏、刘欢等200多位珍惜影……这些日后的文艺大牌,彼时还是一副热血青年的青葱模样,用自己的热望、才华和激情,丰富着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
《我们这一代》大量尘封多年的珍贵影像首次面世。肖全在刻画具时代标签意义的面孔同时,也记录下了当时当地普通人的音容笑貌、平凡家常,他们劳作、生活、欢笑、凝望镜头,这些栩栩如生的个体和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相得益彰,成为诠释“那一代”的最佳纪录片脚本。同时,肖全在此次出版的纪念版中,按照图片主题梳理脉络,使得之前相对散落的影像更加集中、清晰,为读者拉开一卷板块式的影像主题文化史。
肖全,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
1978年,参加海军
1985年开始“我们这一代”拍摄
1990年无意中看到地下刊物《象罔》里面一张庞德的肖像另他深受感触,从此决定了自己的拍摄路线。
1991年出版《天堂之鸟》三毛摄影专辑
1992年在瑞士举办个展
1993年在法国参加摄影联展;在朋友的介绍下成为马克·吕布的助手,4年合作,亦师亦友
1997年《我们这一代》首次出版,被抢购一空
2000年出版《我镜头下的美丽女人》
1997-2007年 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放行李的地方,从事了一些商业拍摄,终于换来了一个一个住处
2007年 重新拿起背包开始全世界行走,悟道、修行
2012年 联合国环保公益片《2032:我们期待的未来》指定摄影师进行拍摄
2014年 《我们这一代》历史的语境和肖像,项目正式启动。
一张有商业目的的照片它的优秀之处是能够分析出原因的,比如模特的状态应景,光线表现出了服装的质感,模糊欠曝的画面诠释出迷幻的氛围。而有一些照片我说不出它为什么打动我,我也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者是觉得残酷,这些照片可能并不具美感,但它一定是真实的。
评分“在这些既漫长而又匆忙的日子里,我和我书中的这些朋友们都重又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这些事都正在,和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 ——肖全 最初接触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在书店的存在总是在《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这本书的一旁。自信自己已经...
评分肖全的这本书装帧精美,黑白人像摄影虽不如彩色那般逼真鲜艳,但自有黑白的味道,光影效果更突出,怀旧优雅,直指人心很有力量。 我喜欢王安忆的那张,窦唯那张出人意料的棒,还有陈凯歌、姜文,也没特别的姿势和笑容,但随意瞬间却独具风格,的确是很灵。 最重要的是每张照...
评分文字是不太好,都是闲聊碎语。但肖全的这本集子最好的地方就是记录。那个年代的文化界艺术界的可以通过这本集子窥看一二。 肖全拍了那么多人,用朋友的身份拍下这些艺术家,就是自然。摄影总是一瞬间,也不可能反映这个人所有的特质。不过,总有些作品啊让人回味又回味。 另...
评分第一次看到肖全的作品是在挺久以前,那张著名的易知难的照片。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幅多么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它对得起所有涌向它的赞美和它所引起的轰动,对得起“让很多女孩发疯”的评价,对得起展览时候围着照片不肯走的那么多女孩儿说“一辈子要有一张这样的照片...
装帧跟那个时代一样厚重真贵。
评分装帧跟那个时代一样厚重真贵。
评分三影堂
评分第一次看肖全的人像是在上海MOMA的一次大展上,特别是某人在我曾坐过的团结湖43路站牌下那张,后来友人告诉我某人是余华,今天看了这本相册才知道余华不住团结湖。唯有感慨那些八九十年代冉冉升起意气风发的中国文学和艺术界的明星们,此后再无自我超越,而今多已日落西山。
评分在三影堂书店发现后就斥巨资买了一本,尽管印刷精美了很多,也增加了不少有趣的内容,但我还是更喜欢96年的那一册食指肖像照负片做封面的《我们这一代》,朴素直接又有力量。看豆瓣的记录,读完那一版的感受,是热切地向往肖全“这一代”的时代。现在,多了一些怅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