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如画美》描写了英国趣味演化历史中一个有趣的时期,通过从当时各种旅行资料中收集的细节,十分生动地展现了18世纪后期上流人士的这一爱好。第一部分讲述18世纪英国如画风景的兴起,从诗歌、风景画等写到风景趣味的演变;第二部分以怀河谷地、北威尔士、湖区和苏格兰高地为例,考察了早期的如画风景之旅。在展现英国本土风景如何取代国外风景进入主流趣味的同时,也揭示出当时时兴的旅行活动与这种趣味变迁之间的关系。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肯特大学英语学院荣誉退休教授,狄更斯研究专家,也长期从事维多利亚时代与视觉艺术的研究,已出版数本探讨艺术与文学作品中的风景的著作,包括《寻找如画美》(The Search for the Picturesque)、《如画美:文学资料与文献》(The Picturesque: Sources and Documents)、《风景与西方艺术》(Landscape and Western Art)等。
1. 批评家罗斯金 在自传《过去》里,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美学家、评论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回忆说,从三岁开始,他的父母每年带着他,乘着马车,“参观各种上层人士的房子”,“巡游一半欧洲国家”。十岁,罗斯金开始在旅行中用素描表现所见景色,比如坎...
评分看到这本书,想到的却是石黑一雄对英国风光的描述。当他坐在车里,窗外景色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似乎感受到了英国人对风景的自豪与自信。但这种自信并非完全来自英国天然的风光壮美,而是这个日不落帝国还未彻底陨落时,国民对这篇疆域依然有的自信。 人的感官,无疑是受到意识影...
评分看到这本书,想到的却是石黑一雄对英国风光的描述。当他坐在车里,窗外景色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似乎感受到了英国人对风景的自豪与自信。但这种自信并非完全来自英国天然的风光壮美,而是这个日不落帝国还未彻底陨落时,国民对这篇疆域依然有的自信。 人的感官,无疑是受到意识影...
评分看到这本书,想到的却是石黑一雄对英国风光的描述。当他坐在车里,窗外景色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似乎感受到了英国人对风景的自豪与自信。但这种自信并非完全来自英国天然的风光壮美,而是这个日不落帝国还未彻底陨落时,国民对这篇疆域依然有的自信。 人的感官,无疑是受到意识影...
评分1. 批评家罗斯金 在自传《过去》里,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美学家、评论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回忆说,从三岁开始,他的父母每年带着他,乘着马车,“参观各种上层人士的房子”,“巡游一半欧洲国家”。十岁,罗斯金开始在旅行中用素描表现所见景色,比如坎...
翻译得一塌糊涂
评分游的都是情怀
评分那個年代原來是這個樣子D……
评分那個年代原來是這個樣子D……
评分作者对picturesque的讨论没有局限在风景画中,而将范围扩及到了诗歌、散文、小说“田园牧歌”类的文学作品里,将之作为一种美学趣味来探讨它的起源、发展、定型和变化。最期待的是“趣味之演进”一节,但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如画美”与“入画”的关系?所选时间段、地点太局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