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

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高宣揚
出品人:
頁數:759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1
價格:CNY 12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187792
叢書系列:中國當代學術思想文庫·高宣揚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法國
  • 哲學
  • 高宣揚
  • 思想史
  • 理論
  • 法國理論
  • =b565=
  •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 法國思想
  • 當代思想
  • 哲學史
  • 思想史
  • 20世紀思想
  • 法國哲學
  • 理論思想
  • 知識社會學
  • 思想流派
  • 思想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當代法國思想,是由一批卓越的法國思想傢和優秀的法國知識分子所創造,並不斷充實和發展起來的集體思想産品。列維-斯特勞斯、拉康、羅蘭·巴特、福柯、德裏達、利奧塔、鮑德裏亞、布迪厄、裏剋爾、德勒茲……這些光輝名字所隱含的重大曆史意義及其對整個世界文明的貢獻不言而喻。

本書所要呈現的,是從20世紀中葉到21世紀初的五十年內法國思想的演變曆程,包括它的思考主題、思維模式、論戰過程、重構以及由此導齣的各種帶啓發性的重要思想觀點的形成及其實際效果。作者在旅居法國生活、學習和研究的二十多年中,對法國思想和文化耳濡目染,與法國思想傢們往來相交。嚮中國介紹法國當代思想,用法國哲學學會主席雅剋·董特的話說,是“再也找不到彆的任何人,可以比他更好地描繪齣來”瞭。

著者簡介

高宣揚,祖籍杭州,1940年生於老撾,北京大學哲學係學士(1957—1962)、碩士(1962—1966),巴黎大學第一大學哲學係博士(1979 ——1983);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66—1978),香港天地圖書公司主編(1978—1979),巴黎國際哲學研究院教授(1983 —1985),巴黎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1983—1989),颱北東吳大學社會學係教授(1989—2003);2003—2004,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哲學係講授當代法國哲學及西方文化思想;2004年9月至今,同濟大學法國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兼哲學及社會學係教授。高宣揚教授在引進介紹西方現當代文化思潮方麵貢獻很大,是國內最早研究“薩特”的學者之一,1982年即在香港三聯書店齣版《薩特傳》,撰寫瞭大量導引性和介紹性作品,先後齣版《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德國哲學的發展》、《哲學人類學》、《解釋學簡論》、《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利科的詮釋學》等中文著作,發錶約二十篇法文論文。主編的《西方文化叢書》35本、《人文科學叢書》30本以及《研究與批判叢書》12本等,對兩岸三地尤其是颱灣、香港讀書人影響巨大。高宣揚教近期中文代錶著作:《後現代論》、《當代社會理論》、《魯曼社會係統理論與現代性》、《流行文化社會學》、《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及《福柯的生存美學》、《當代國哲學導論》。

作者訪談:http://talk.bokee.com/alltalk/2005-12-19/0244.shtml

圖書目錄

自序
雅剋·董特序
導論:關於人的命運與西方文化奧秘的思想論戰
第一節 當代法國思想的獨創性
第二節 在世界大戰中浴火重生
第三節 當代法國現象學運動
第四節 “三位懷疑大師”的思想啓發
第五節 人的自我否定:嚮人文主義挑戰
第六節 返迴自然和日常生活本身
第七節 揭開語言及其論述的奧秘
第八節 對於曆史的解構
第九節 對“現代性”的批判
第一章 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
前言
第一節 以“性”和“食”兩大主軸而建構的人類文化
第二節 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神話的結構是人類心靈動作模式的錶現形式
第四節 列維-斯特勞斯的符號論與象徵論
第二章 拉康後弗洛伊德主義
前言:拉康在法國當代思想發展曆程中的關鍵地位
第一節 對弗洛伊德的超越
第二節 通過“他者”對潛意識進行語言解構
第三節 在虛無中無限追求和超越自己的欲望
第四節 在語言的潛意識意嚮中探討主體
第五節 在“俄狄浦斯情結”之外探討主體
第六節 現實、象徵與想象之間的三重結構
第七節 簡單的結論
第三章 羅蘭·巴特的文化符號論
第一節 羅蘭·巴特符號論的後結構主義性質
第二節 以“零度書寫”彰顯作傢的社會職責
第三節 在文學評論中探討語言符號的奧秘
第四節 對於流行文化的符號論研究
第五節 巴特符號論的後現代意義
第四章 福柯的新尼采主義
第一節 叛逆細胞充滿全身的“異數”
第二節 研究主題及作品概述
第三節 作為事件的“論述”
第四節 知識考古學的基本意義
第五節 權力係譜學
第六節 權力的普遍性與策略性
第七節 監獄是當代社會的典型縮影
第八節 自身的技術與規訓策略
第九節 自身的曆史本體論與生存美學
第五章 德裏達反語音中心的解構論
第六章 利奧塔的後現代論述
第七章 鮑德裏亞的消費文化批判理論
第八章 布迪厄的結構動力學
第九章 裏剋爾的反思詮釋學
第十章 德勒茲的混沌哲學
第十一章 女性主義的新篇章
第十二章 阿蘭·圖雷納的社會運動理論
附錄一:參考文獻
附錄二:外文一中文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詞典式的書籍,浩浩湯湯八十萬字,好多重復的地方,不過看作者和幾位思想傢私下的交集特彆有趣。

评分

福柯部分很不錯;巴特還可以;德裏達和德勒茲嘛,我懷疑他就沒看懂這兩位,關鍵問題都是繞著走的;拉康的介紹倒還好,問題是講起女權,能把拉康放到女權思想裏邊……沒有阿爾都塞比較遺憾。不過用來入門,倒也還算可以瞭。

评分

福柯部分很不錯;巴特還可以;德裏達和德勒茲嘛,我懷疑他就沒看懂這兩位,關鍵問題都是繞著走的;拉康的介紹倒還好,問題是講起女權,能把拉康放到女權思想裏邊……沒有阿爾都塞比較遺憾。不過用來入門,倒也還算可以瞭。

评分

我現在覺得這種書大緻翻一下就行,不算導讀,一切都是簡介

评分

詞典式的書籍,浩浩湯湯八十萬字,好多重復的地方,不過看作者和幾位思想傢私下的交集特彆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