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历史

美学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意] 克罗齐
出品人:
页数:353
译者:王天清
出版时间:2015-4
价格:3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093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学
  • 克罗齐
  • 哲学
  • 美学史
  • 艺术
  • 意大利
  • 思想史
  • 哲学史
  • 美学
  • 历史
  • 哲学
  • 艺术
  • 文化
  • 思想
  • 发展
  • 经典
  • 理论
  • 审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学原理》是《美学》的一部分,《美学》是克罗齐的第一部著作,它所讨论的不仅是普通的美学问题,尤其是美学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审美活动与其他心灵活动的分别与关系。克罗齐认为哲学自有一个系统,美学在这个系统里只是一个方面。继《美学》之后的三部书:《逻辑学》、《实践活动的哲学》、《历史学》,表现了克罗齐所谓的“心灵的哲学”的全貌。后来的这三部书的要义都已在《美学》里约略提及,所以《美学》这部书含有他的全部哲学雏形。《美学》分“原理“和 “历史“两部分。

作者简介

贝奈戴托·克罗齐是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有时也被认为是政治家。他在哲学、历史学、历史学方法论、美学领域颇有著作,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自由主义者。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美学观念
第二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观念
第三章 17世纪思想的酝酿
第四章 笛卡尔主义、莱布尼茨学派中的美学观念和鲍姆嘉通的《埃斯特惕卡》
第五章 詹巴蒂斯塔·维柯
第六章 18世纪次要的美学学说
第七章 同一时期的其他美学学说
第八章 伊曼努尔·康德
第九章 唯心主义的美学:席勒、谢林、佐尔格和黑格尔
第十章 叔本华和赫尔巴特
第十一章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第十二章 语言哲学:洪堡德和施泰因塔尔
第十三章 次要的德国美学家
第十四章 19世纪上半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美学
第十五章 弗朗西斯科·德·桑蒂斯
第十六章 后继者们的美学
第十七章 美学的实证论和自然主义
第十八章 美学的心理学主义和其他近期趋向
第十九章 对一些具体学说的历史回顾文献附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重要+难以消化

评分

还以为是艺术史,被骗了。全在讲修辞学,诗学等迷迷糊糊半懂不懂的东西……感觉中心思想基本集中在要重视幻想,要重视神秘的不可知的力量,要重视艺术产生的缘由,不要八股,不要过分的规则,不要分类。。要动人不要套路:-)

评分

之前美学书单提过的必读书目。毫无疑问,克罗齐有很多谬论,但他毕竟抓住了艺术的最根本的东西。克罗齐的影响之大,岂是偶然?!中国人尤其应该读克罗齐,因为我们的美学基本上是朱光潜启蒙的,而朱光潜则是克罗齐、康德、黑格尔启蒙的。论资辈,是祖师爷了。

评分

刚好,借着克罗齐的冷嘲热讽反思一下我个人无比崇拜的德国古典美学体系——抽离出艺术本身的、将理念高度神秘化以至于最终美和艺术的概念相分离(如康德所做的那样)的形而上唯心主义美学,似乎确实是更关乎哲学而非艺术的。克罗齐的理想美学线索大致是:亚里士多德、维柯、施莱尔马赫、洪堡德、桑蒂斯(将黑格尔的形而上小弟们以及赫尔巴特的僵化形式主义毫不留情的开除出局),不难看出其美学方面的精神化(个体的,而非“世界”的)主张,以及将美学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到艺术实践中去的期望(很难得见到对较散乱的艺术批评活动抱有高度评价哲学家)。

评分

大密度,第三遍在读。书还是读得太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