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是我们感知、标识世界的重要凭借,在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五色系统与五行理论互为表里,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五色系统的影响贯穿中国的神话时代和历史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独特的人文现象。可以说,色彩,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外表,也让历史呈现质的面貌。
本书从中国古代五正色切入,以历史为珠,以颜色为络,将旧时风物捡拾串起,既有古代人物的风流蕴藉,亦有百代兴亡的感喟慨叹,乃至琴棋书画、诗酒游乐、庙堂宏论、闺阁绮语、花鸟鱼虫、人鬼仙凡……将中国数千年的色相斑驳呈现,令人目眩。
陈鲁南,祖籍山东,生于江苏,学于北京。好读书而无所得,好游历而行弗远。慕先祖之风范而不能及,笑时人之浮华而自沾染。百无一用,然积碎纸成册,聊堪作书。曾为中国传统之色象深深吸引,琢磨切磋,寻幽探微,略有所得。虽见笑于大方,亦或可增补毫末颜色于史箴。
经朋友推荐,才发现这本书在“想读”中停了很久的书,一直没有找来读。 展卷读完,装帧的惊艳之外,依照传统的五色来写,挖掘颜色背后的意蕴,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总体上说,这还是一部立足传统的“颜色的故事”吧。除了部分地方文笔稍嫌轻薄之外,还是有很多趣味和意蕴的...
评分一 赤帝的赤,表示着红色。于是刘邦在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后,就开始大力推崇红色,把红色发展成了官方色。久而久之,民间就借用红色的“尊贵”来代表吉祥,很多民俗也就随之发展起来。 但在中国古代,红色不仅仅成为了民俗中的吉祥色,它更是与女性融合,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柔美...
评分五色在历史这张永不褪色的宣纸上如墨汁绵浅化开,浸出岁月河山的春夏秋冬。颜色贯穿经传社会政治文化,各朝尚色不一,颜色在不同朝代有相沿成飞的象征。如紫色,在唐朝以前奚为邪色,春秋之时又稀宠呈为贵色。它们渲染历史,诉诸感观,触及心灵,渲染了人们的审美生活。相对于...
评分书的装帧真的做得很精美,但是内容的深度确实不够,更多的像是百科书那种介绍类的,相当于一些历史文化入门级的书籍。 书中引用的一些历史故事,很多都有些错误,有些甚至是很明显的,更多的没有考证。 但是就冲着这书的装帧,也是很想买一本,不过性价比确实不高。
评分五色在历史这张永不褪色的宣纸上如墨汁绵浅化开,浸出岁月河山的春夏秋冬。颜色贯穿经传社会政治文化,各朝尚色不一,颜色在不同朝代有相沿成飞的象征。如紫色,在唐朝以前奚为邪色,春秋之时又稀宠呈为贵色。它们渲染历史,诉诸感观,触及心灵,渲染了人们的审美生活。相对于...
文字有点枯燥乏味 睡前读物 装帧设计是亮点
评分这本书应该改名叫“私货入史笺”才对!看到第四节忠义所在简直忍不住了不吐不快,这个作者夹带私货真是够够的。提到清人的缺点蠢事就一笔带过,尤其是文字狱那段。对崇祯帝就直接“比蒋干还猪脑”,言语间对皇太极的反间计大加赞赏,还夸赞“清人又很富有幽默感”。恶心坏了。而且文笔一般、内容散碎,也就靠着装帧和出版社才敢卖这么贵吧。
评分写中国颜色史,必须对西方颜色史也有一定了解,作者显然没有这种准备。所以,整本书只是对中国历史上不同的颜色作了一下素材的归类整理而已,既没有理论深度,也没有精准的美学感发,近乎“傻白甜”里的“白”。
评分和《染作江南春水色》配读。
评分1韩熙载夜宴图居然有追忆似水年华的空间暧昧感cool。配图都用软件处理过吧,古籍哪可能看的分明!印刷相当良心,但行文欠考究,another资料汇编。不过有激情是真爱的汇编如《炎龙朔凤记》还是能看的很鸡血。只要不是张大春款就好了。中华书局出注释本也出百科本嗯。 2小点若干:朱批有备份汉文么?名画上一个个按章像检票笑cry,这一点纪录片台北故宫也有反映。此纪录片绝对值得反复观赏。瓷器白玉套球白菜雕塑。楚辞大招是青春233二十四重天目第一重碧落。“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本是一家”。关羽黑白官方民间朝堂庙真·封神!三富三西士果。操殿下也直接抄诗经的,古人的版权意识呐。王氏青箱。楚国人物御龙图,上古龙就是宠物呗!参见马小星龙一种未知的生物。山水画源魏晋。 3目前读史困难,典故记不住,书单书过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