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談話錄》是由卡夫卡的忘年交雅諾施記述的卡夫卡即興談話錄,雅諾施比卡夫卡小二十歲,是其同事的兒子,經常去卡氏就職的布拉格勞工工傷保險公司探訪他。卡夫卡作為“相當富有的父母的唯一的兒子”和公司法律處處長,一輩子生活在威壓當中,其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專橫如暴君,對唯一幸存的長子卡夫卡寄予瞭莫大的希望,大學時甚至逼其放棄酷愛的文學專業,改修法律,影響籠罩其一生。
“富二代”的身不由己和小職員生涯的萬般無奈,令錶麵的卡夫卡之下頑強生長著一個文學的卡夫卡。本書談話發生的時間跨度,在1920年3月底雅諾施初次拜訪卡夫卡和1922年7月初卡夫卡退休離開保險公司去療養之間。兩年多的時間裏,無數次工間休息見縫插針的聚談,或是漫步在布拉格老城環形道的邊走邊聊,見證瞭晚年卡夫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藝術觀,從中可以看到這位貌不驚人的“鬼纔”的許多真知灼見和思想火花。
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奧地利德語小說傢,猶太人。“現代主義文學之父”。生前比較寂寞,逝後纔為世界所驚覺,從而贏得盛名。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
古斯塔夫•雅諾施,1903年生於多瑙河支流德拉瓦河畔的馬爾堡(1918年歸南斯拉夫,南名為馬裏博爾,今屬斯洛文尼亞,臨近奧地利),在布拉格長大,先後在布拉格、埃爾博根和維也納上大學。他創作輕音樂,著有以音樂和音樂傢為題材的書籍多種,因而在傢鄉頗享盛名。二次大戰期間他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1968年在布拉格逝世。
趙登榮,北京大學德語係教授、資深翻譯傢,曾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副主任、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德語組組長等。主要譯著有《井中男孩》、《荒原狼》、《保護網下》、《悲劇的誕生》、《緻親愛的母親》、《海涅全集》第九捲、卡夫卡短篇小說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誰有資格評價一部聖徒的傳記?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就是卡夫卡版本的南華經吧。。。很難想象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人隨口一說就是這麼深刻的道理,可見卡夫卡對所有問題都經過瞭如何的深思熟慮。這本書要常看常新。
评分悲觀的先知通過自己的敏感和睿智得到的“悲哀的預感”,卻在他生前和身後不斷應驗。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就是卡夫卡版本的南華經吧。。。很難想象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人隨口一說就是這麼深刻的道理,可見卡夫卡對所有問題都經過瞭如何的深思熟慮。這本書要常看常新。
评分不知道有沒有讀瞭一遍就全部能夠理解的大神,反正有很多觀點我都不甚理解,但是做瞭很多標記,摘抄的好素材!哲學文學不分傢,而本書更是應多讀的經典,能和卡夫卡麵對麵交流真是何其有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